置諸高閣的讀音 置諸高閣的意思
【解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出處】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近義詞】置之高閣、束之高閣【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 置
- 諸
- 高
- 閣
“置諸高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ì zhū gāo gé]
- 漢字注音:
- ㄓˋ ㄓㄨ ㄍㄠ ㄍㄜˊ
- 簡繁字形:
- 置諸高閣
- 是否常用:
- 否
“置諸高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置之高閣"。
網絡解釋
【解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處】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近義詞】置之高閣、束之高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置諸高閣”的單字解釋
【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閣】:1.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於外交場合)。2.特指女子的臥房:閨閣。出閣(出嫁)。3.小木頭房子:閣子。閣樓。4.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內閣(簡稱“閣”)。組閣。入閣。5.古同“擱”,停止。
“置諸高閣”的相關詞語
* 置諸高閣的讀音是:zhì zhū gāo gé,置諸高閣的意思:【解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出處】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近義詞】置之高閣、束之高閣【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見"置之高閣"。【解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處】廖仲愷《作事必須有恒心》:“當時兄弟以為這種書干燥無味,太沒意趣,所以不甚當心,遂置諸高閣。”
【近義詞】置之高閣、束之高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置】:1.擱;放:安置。擱置。漠然置之。置之不理。置諸腦后。2.設立;布置:裝置。設置。3.購置:添置。置一些用具。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高】:1.從下向上距離大;離地面遠(跟“低”相對,2.同):高樓大廈。這里地勢很高。3.高度:那棵樹有五米高。書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從底部到頂部(頂點或平行線)的垂直距離。5.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體溫高。見解比別人高。6.等級在上的:高等。高年級。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論。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標準酸根多含一個氧原子的:高錳酸鉀。9.姓。
【閣】:1.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於外交場合)。2.特指女子的臥房:閨閣。出閣(出嫁)。3.小木頭房子:閣子。閣樓。4.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內閣(簡稱“閣”)。組閣。入閣。5.古同“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