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之歌的讀音 羅蘭之歌的意思
辭典解釋羅蘭之歌 luó lán zhī gē 法國中世紀的長篇英雄史詩。作者不詳,完成于西元一○五○至一一○○年間。內容敘述八世紀時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遠征西班牙,主將羅蘭為保護法王,孤軍奮戰,殉死報國的英勇事跡。 德語 Rolandslied (Lit)?, Rolandslied (Werk)?
- 羅
- 蘭
- 之
- 歌
“羅蘭之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uó lán zhī gē]
- 漢字注音:
- ㄌㄨㄛˊ ㄌㄢˊ ㄓ ㄍㄜ
- 簡繁字形:
- 羅蘭之歌
- 是否常用:
- 否
“羅蘭之歌”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羅蘭之歌 luó lán zhī gē ㄌㄨㄛˊ ㄌㄢˊ ㄓ ㄍㄜ 法國中世紀的長篇英雄史詩。作者不詳,完成于西元一○五○至一一○○年間。內容敘述八世紀時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遠征西班牙,主將羅蘭為保護法王,孤軍奮戰,殉死報國的英勇事跡。
德語 Rolandslied (Lit)?, Rolandslied (Werk)?
網絡解釋
“羅蘭之歌”的單字解釋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
【蘭】:同“蘭”。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
“羅蘭之歌”的相關詞語
* 羅蘭之歌的讀音是:luó lán zhī gē,羅蘭之歌的意思:辭典解釋羅蘭之歌 luó lán zhī gē 法國中世紀的長篇英雄史詩。作者不詳,完成于西元一○五○至一一○○年間。內容敘述八世紀時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遠征西班牙,主將羅蘭為保護法王,孤軍奮戰,殉死報國的英勇事跡。 德語 Rolandslied (Lit)?, Rolandslied (Werk)?
辭典解釋
羅蘭之歌 luó lán zhī gē ㄌㄨㄛˊ ㄌㄢˊ ㄓ ㄍㄜ法國中世紀的長篇英雄史詩。作者不詳,完成于西元一○五○至一一○○年間。內容敘述八世紀時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遠征西班牙,主將羅蘭為保護法王,孤軍奮戰,殉死報國的英勇事跡。
德語 Rolandslied (Lit)?, Rolandslied (Werk)?
【羅】:1.捕鳥的網:~網。2.張網捕捉:~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雀(形容門庭冷落)。3.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請人才)。網~。包~。~織罪名(虛構罪名,陷害無辜)。4.散佈:~列。5.過濾流質或篩細粉末用的器具:絹~。6.用羅篩東西:~面。7.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綺。~扇。8.量詞,用於商業,一羅合十二打。9.同“腡”。10.姓。
【蘭】:同“蘭”。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歌】:1.能唱的文辭或歌曲:詩歌。民歌。2.歌唱:載歌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