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讀音 老生常談的意思
【解釋】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出處】《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示例】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 老
- 生
- 常
- 談
“老生常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 漢字注音:
- ㄌㄠˇ ㄕㄥ ㄔㄤˊ ㄊㄢˊ
- 簡繁字形:
- 老生常談
- 是否常用:
- 否
“老生常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老生常談 lǎoshēng-chángtán
[be trite and commonplace;common talk of an old scholar;commonplace;platitude; standing dish; sunday schools truth; twice-told tale] 原義為年老書生的平凡議論,泛指經常說起的老話
鄧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談耳!” 輅曰:“老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談。”——《三國演義》
辭典解釋
老生常談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ㄌㄠˇ ㄕㄥ ㄔㄤˊ ㄊㄢˊ 老書生的尋常言論。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鄧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也作「老生常譚」。
近義詞
千篇一律,陳舊見解英語 an old observation (idiom)?, a truism, banal comments
德語 Binsenwahrheit (S)?, Klischee (S)?, immer wieder die alte Leier
網絡解釋
【解釋】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出處】《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
【示例】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
【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老生常談”的單字解釋
【老】: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
【談】:同“談”。
“老生常談”的相關詞語
* 老生常談的讀音是:lǎo shēng cháng tán,老生常談的意思:【解釋】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出處】《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示例】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基本解釋
老生常談 lǎoshēng-chángtán
[be trite and commonplace;common talk of an old scholar;commonplace;platitude; standing dish; sunday schools truth; twice-told tale] 原義為年老書生的平凡議論,泛指經常說起的老話
鄧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談耳!” 輅曰:“老生者見不生,常談者見不談。”——《三國演義》
辭典解釋
老生常談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ㄌㄠˇ ㄕㄥ ㄔㄤˊ ㄊㄢˊ老書生的尋常言論。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鄧飏怒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也作「老生常譚」。
近義詞
千篇一律,陳舊見解英語 an old observation (idiom)?, a truism, banal comments
德語 Binsenwahrheit (S)?, Klischee (S)?, immer wieder die alte Leier
【解釋】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出處】《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
【示例】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
【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老】: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
【談】: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