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包子打狗的讀音 肉包子打狗的意思
肉包子打狗 肉包子打狗是一句歇后語,指有去無回/白扔東西。比喻沒良心的人。肉料作餡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擲中也沒多大痛楚,反得一頓美食肉包子。
- 肉
- 包
- 子
- 打
- 狗
“肉包子打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òu bāo zi dǎ gǒu]
- 漢字注音:
- ㄖㄡˋ ㄅㄠ ˙ㄗ ㄉㄚˇ ㄍㄡ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肉包子打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歇后語。謂有去無回。 辭典解釋
肉包子打狗 ròu bāo zi dǎ gǒu ㄖㄡˋ ㄅㄠ ˙ㄗ ㄉㄚˇ ㄍㄡˇ (歇后語)?有去無回。拿肉包子打狗,狗一定將包子吃掉。比喻沒有回收、歸還的時候。
如:「借錢給不講信用的人,簡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英語 what's gone can never come back
德語 Einen Hund mit einem Fleischball schlagen. (Die falsche Methode anwenden, um ein Problem zu l?sen.)? (S, Sprichw)?
網絡解釋
肉包子打狗
肉包子打狗是一句歇后語,指有去無回/白扔東西。比喻沒良心的人。肉料作餡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擲中也沒多大痛楚,反得一頓美食肉包子。
“肉包子打狗”的單字解釋
【肉】:1.人和動物體內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韌的物質。某些動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棗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兒西瓜。4.性子慢,動作遲緩:肉脾氣。那個人太肉,一點兒利索勁兒也沒有。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狗】: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肉包子打狗”的相關詞語
“肉包子打狗”造句
我覺得中國該改改了,肉包子打狗,狗才不認呂洞賓呢。
不幸的是,他們的金錢恐怕也會若肉包子打狗一般。
于是,借口要這個小妾進宮,教他自家妻妾吟詩填詞,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沈老三在寧波奉化圈錢,沈老某則是跑到平陽鰲江圈錢,以“銀泰”為招牌的圈錢運動在各地轟轟烈烈響起。
珍惜手中的錢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肉包子打狗”的事情盡量少干或者別干,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男人還未動情之時,女人就動情獻身,往往都是肉包子打狗。
賀女士雖然心動,卻也擔心這種投資會不會“肉包子打狗”。
同時,為避免自己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在這些船后頭系了條小船,火攻之后逃跑用。
我也明白,借給他們錢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昨天貴報社論用道德來敲打寶潔,給我的感覺像極了肉包子打狗,你越打,它越歡。
* 肉包子打狗的讀音是:ròu bāo zi dǎ gǒu,肉包子打狗的意思:肉包子打狗 肉包子打狗是一句歇后語,指有去無回/白扔東西。比喻沒良心的人。肉料作餡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擲中也沒多大痛楚,反得一頓美食肉包子。
基本解釋
歇后語。謂有去無回。辭典解釋
肉包子打狗 ròu bāo zi dǎ gǒu ㄖㄡˋ ㄅㄠ ˙ㄗ ㄉㄚˇ ㄍㄡˇ(歇后語)?有去無回。拿肉包子打狗,狗一定將包子吃掉。比喻沒有回收、歸還的時候。
如:「借錢給不講信用的人,簡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英語 what's gone can never come back
德語 Einen Hund mit einem Fleischball schlagen. (Die falsche Methode anwenden, um ein Problem zu l?sen.)? (S, Sprichw)?
肉包子打狗
肉包子打狗是一句歇后語,指有去無回/白扔東西。比喻沒良心的人。肉料作餡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擲中也沒多大痛楚,反得一頓美食肉包子。【肉】:1.人和動物體內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韌的物質。某些動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棗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兒西瓜。4.性子慢,動作遲緩:肉脾氣。那個人太肉,一點兒利索勁兒也沒有。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買:打油。打酒。打車票。?捉(禽獸等):打魚。?用割、砍等動作來收集:打柴。打草。?定出;計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塊錢。(21)做;從事:打雜兒。打游擊。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種游戲:打球。打撲克。打秋千。(23)表示身體上的某些動作:打手勢。打哈欠。打嗝兒。打踉蹌。打前失。打滾兒。打晃兒(huàngr)。(24)采取某種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馬虎眼。3.從:打這兒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門縫里往外看。打今兒起,每天晚上學習一小時。[dá]十二個為一打:一打鉛筆。兩打毛巾。[英dozen]
【狗】: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我覺得中國該改改了,肉包子打狗,狗才不認呂洞賓呢。
不幸的是,他們的金錢恐怕也會若肉包子打狗一般。
于是,借口要這個小妾進宮,教他自家妻妾吟詩填詞,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沈老三在寧波奉化圈錢,沈老某則是跑到平陽鰲江圈錢,以“銀泰”為招牌的圈錢運動在各地轟轟烈烈響起。
珍惜手中的錢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肉包子打狗”的事情盡量少干或者別干,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男人還未動情之時,女人就動情獻身,往往都是肉包子打狗。
賀女士雖然心動,卻也擔心這種投資會不會“肉包子打狗”。
同時,為避免自己個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在這些船后頭系了條小船,火攻之后逃跑用。
我也明白,借給他們錢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昨天貴報社論用道德來敲打寶潔,給我的感覺像極了肉包子打狗,你越打,它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