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的讀音 胡服騎射的意思
【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出處】《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 胡
- 服
- 騎
- 射
“胡服騎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ú fú qí shè]
- 漢字注音:
- ㄏㄨˊ ㄈㄨˊ ㄑㄧˊ ㄕㄜˋ
- 簡繁字形:
- 胡服騎射
- 是否常用:
- 否
“胡服騎射”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戰國時﹐趙武靈王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飾﹐教人民學習騎射﹐史稱"胡服騎射"。其制:上褶下袴﹐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穿靴﹐便于騎射。此服通行后﹐其冠服帶履之制﹐歷代有變革。
網絡解釋
【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胡服騎射”的單字解釋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騎】:同“騎”。
【射】:[shè]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4.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5.有所指:暗射。影射。[yè]1.〔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2.〔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yì]〔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
“胡服騎射”的相關詞語
* 胡服騎射的讀音是:hú fú qí shè,胡服騎射的意思:【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出處】《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基本解釋
1.戰國時﹐趙武靈王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飾﹐教人民學習騎射﹐史稱"胡服騎射"。其制:上褶下袴﹐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穿靴﹐便于騎射。此服通行后﹐其冠服帶履之制﹐歷代有變革。【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胡】: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喪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喪。4.吃(藥):服藥。內服。每次服三片。5.擔任(職務);承當(義務或刑罰):服刑。服兵役。6.承認;服從;信服:服輸。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眾。以理服人。8.適應: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藥;劑:一服藥。
【騎】:同“騎”。
【射】:[shè]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4.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5.有所指:暗射。影射。[yè]1.〔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2.〔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yì]〔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