脬怎么讀 脬的意思
“脬”字共有1個讀音:
[pāo]

漢字 | 脬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ㄠ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7 |
異體字 | 泡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2C |
其它編碼 | 五筆:eebg 倉頡:bbnd 鄭碼:qpya 四角:72247 |
筆順編碼 | 35113443521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ノ丶丶ノフ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撇 點 點 撇 橫撇/橫鉤 豎鉤 橫 |
脬字的意思
1.見〖尿脬〗(suī·pāo)。
2.同“泡3”(pāo)。
脬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脬
pāo ㄆㄠˉ
膀胱:尿(suī)脬。 量詞,用于屎尿:一脬屎。英語 a bladder
德語 Blase, Heizbalg (S)
法語 vessie
脬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脬 pāo
〈名〉
(1) 膀胱 [(urinary) bladder]
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史記》。張守節正義:“脬……膀胱也。”
(2) 稱鼓起而輕軟之物 [sponge],如魚的氣囊一類
(3) 借指水聚積之處 [pool],如小湖
詞性變化
◎ 脬 pāo
〈量〉
同“泡”。用于屎、尿 [one time]。如:一脬尿
脬字的辭典解釋
脬ㄆㄠpāo名
膀胱。《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揭開屋瓦,將一豬脬緊緊扎在細竹管上。」俗稱為「尿脬」。
量詞。計算尿屎的單位。如:「一脬尿」。也作「泡」。
康熙字典解釋
脬【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披交切,??音拋。《說文》膀光也。《徐曰》按白虎通:膀光,肺之府。《廣韻》腹中水府。《博雅》膀光謂之脬。《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註》膀胱也。
又《釋名》赴也。夏月赴疾作之,久則奧也。
又《集韻》通作胞。《史記·倉公傳·客脬註》正義曰:脬,亦作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脬【卷四】【肉部】
??光也。從肉孚聲。匹交切
說文解字注
(脬)旁光也。各本作膀。非。兩膀謂脅也。今正。白虎通曰。旁光者、肺之府也。肺者、??決膽。旁光亦常張有勢。故先決難也。素問曰。旁光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按此所引白虎通本小徐。與御覽所引元命苞合。脬俗作胞。旁光俗皆從肉。從肉。孚聲。匹交切。古音在三部。
脬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脬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