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餻的讀音 艾餻的意思
艾餻 艾餻 ài gāo 【釋義】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 【典故】《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君臣宴樂, 渤海 膳夫進艾餻。” 【示例】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歲時雜記》:“五月五日午時……國主及臣僚飲宴, 渤海 廚子進艾餻。”
- 艾
- 餻
“艾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ài gāo]
- 漢字注音:
- ㄞˋ ㄍㄠ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艾餻”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
網絡解釋
艾餻
艾餻
ài gāo
【釋義】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
【典故】《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君臣宴樂, 渤海 膳夫進艾餻。”
【示例】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歲時雜記》:“五月五日午時……國主及臣僚飲宴, 渤海 廚子進艾餻。”
“艾餻”的單字解釋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興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yì]1.同“乂”。2.懲治:懲艾。
【餻】:同“糕”。
“艾餻”的相關詞語
* 艾餻的讀音是:ài gāo,艾餻的意思:艾餻 艾餻 ài gāo 【釋義】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 【典故】《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君臣宴樂, 渤海 膳夫進艾餻。” 【示例】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歲時雜記》:“五月五日午時……國主及臣僚飲宴, 渤海 廚子進艾餻。”
基本解釋
1.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艾餻
艾餻ài gāo
【釋義】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謂可祛毒。
【典故】《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君臣宴樂, 渤海 膳夫進艾餻。”
【示例】宋 葉隆禮 《契丹國志·歲時雜記》:“五月五日午時……國主及臣僚飲宴, 渤海 廚子進艾餻。”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興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yì]1.同“乂”。2.懲治:懲艾。
【餻】:同“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