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讀音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意思
【解釋】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示例】齊先生之所以~,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 ◎沙葉新《陳毅市長》【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 英
- 雄
- 無
- 用
- 武
- 之
- 地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 漢字注音:
- ㄧㄥ ㄒㄩㄥˊ ㄨˊ ㄩㄥˋ ㄨˇ ㄓ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英雄無用武之地
- 是否常用:
- 否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英雄無用武之地 yīng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no scope for displaying one’s abilities] 形容人有抱負、有才能,但卻無地施展
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資治通鑒》
辭典解釋
英雄無用武之地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ㄧㄥ ㄒㄩㄥˊ ㄨˊ ㄩㄥˋ ㄨˇ ㄓ ㄉㄧˋ 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
《資治通鑒.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
《石點頭.卷九》:「然而英雄無用武之地,縱有緯地經天的手段,終付一場春夢。」
英語 a hero with no chance of using his might, to have no opportunity to display one's talents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示例】齊先生之所以~,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 ◎沙葉新《陳毅市長》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單字解釋
【英】:1.花:落英繽紛。2.才能或智慧過人的人:英豪。科技群英。3.姓。4.指英國:英尺。英鎊。離英回國。
【雄】:1.生物中能產生精細胞的。也指植物中不結子的。與“雌”相對:雄雞。雄蕊。2.強有力的:雄師。雄辯。3.強有力的人物或國家:稱雄。戰國七雄。4.宏偉的;充足的;有氣魄的:雄圖。雄厚。雄心壯志。
【無】:同“無”。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費用:用項。家用。3.用處:功用。多少總會有點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還很亮,不用開燈。東西都準備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飯。請用茶。6.引進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筆寫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書信):用特函達。9.姓。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相關詞語
* 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讀音是: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意思:【解釋】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示例】齊先生之所以~,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 ◎沙葉新《陳毅市長》【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英雄無用武之地 yīng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no scope for displaying one’s abilities] 形容人有抱負、有才能,但卻無地施展
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資治通鑒》
辭典解釋
英雄無用武之地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ㄧㄥ ㄒㄩㄥˊ ㄨˊ ㄩㄥˋ ㄨˇ ㄓ ㄉㄧˋ人雖有才能,卻無施展的機會。
《資治通鑒.卷六五.漢紀五十七.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
《石點頭.卷九》:「然而英雄無用武之地,縱有緯地經天的手段,終付一場春夢。」
英語 a hero with no chance of using his might, to have no opportunity to display one's talents
【解釋】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出處】《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示例】齊先生之所以~,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 ◎沙葉新《陳毅市長》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
【英】:1.花:落英繽紛。2.才能或智慧過人的人:英豪。科技群英。3.姓。4.指英國:英尺。英鎊。離英回國。
【雄】:1.生物中能產生精細胞的。也指植物中不結子的。與“雌”相對:雄雞。雄蕊。2.強有力的:雄師。雄辯。3.強有力的人物或國家:稱雄。戰國七雄。4.宏偉的;充足的;有氣魄的:雄圖。雄厚。雄心壯志。
【無】:同“無”。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費用:用項。家用。3.用處:功用。多少總會有點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還很亮,不用開燈。東西都準備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飯。請用茶。6.引進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筆寫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書信):用特函達。9.姓。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