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的讀音 蒲津的意思
蒲津 古黃河津渡名。一稱蒲坂津,以東岸在蒲坂得名;蒲坂即今山西永濟西蒲州。《左傳》文公二年(公元前625 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當即取道于此。歷漢、唐至元、明,凡秦晉間兵事,往往濟自蒲津,為戰守必爭之地。
- 蒲
- 津
“蒲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ú jīn]
- 漢字注音:
- ㄆㄨˊ ㄐㄧㄣ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蒲津”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蒲津 pú jīn ㄆㄨˊ ㄐㄧㄣ 地名。位于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蒲津關的簡稱。
網絡解釋
蒲津
古黃河津渡名。一稱蒲坂津,以東岸在蒲坂得名;蒲坂即今山西永濟西蒲州。《左傳》文公二年(公元前625 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當即取道于此。歷漢、唐至元、明,凡秦晉間兵事,往往濟自蒲津,為戰守必爭之地。
“蒲津”的單字解釋
【蒲】:香蒲,俗稱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邊或池沼內。根狀莖橫生,花穗形狀像蠟燭。葉片供編織,根狀莖可提取淀粉。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體生津。3.滋潤;補貼:津貼。4.天津的簡稱。
“蒲津”的相關詞語
* 蒲津的讀音是:pú jīn,蒲津的意思:蒲津 古黃河津渡名。一稱蒲坂津,以東岸在蒲坂得名;蒲坂即今山西永濟西蒲州。《左傳》文公二年(公元前625 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當即取道于此。歷漢、唐至元、明,凡秦晉間兵事,往往濟自蒲津,為戰守必爭之地。
辭典解釋
蒲津 pú jīn ㄆㄨˊ ㄐㄧㄣ地名。位于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蒲津關的簡稱。
蒲津
古黃河津渡名。一稱蒲坂津,以東岸在蒲坂得名;蒲坂即今山西永濟西蒲州。《左傳》文公二年(公元前625 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當即取道于此。歷漢、唐至元、明,凡秦晉間兵事,往往濟自蒲津,為戰守必爭之地。【蒲】:香蒲,俗稱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邊或池沼內。根狀莖橫生,花穗形狀像蠟燭。葉片供編織,根狀莖可提取淀粉。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體生津。3.滋潤;補貼:津貼。4.天津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