蕆怎么讀 蕆的意思
“蕆”字共有1個讀音:
[chǎn]

漢字 | 蕆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ㄢˇ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2 |
異體字 | 蕆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蕆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46 |
其它編碼 | 五筆:admt|admu 倉頡:tihc 鄭碼:ehlo 四角:44253 |
筆順編碼 | 1221325111345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斜鉤 撇 點 |
蕆字的意思
同“蕆”。
蕆字的基本解釋
● 蕆
chǎn ㄔㄢˇ
完成;解決。《方言》卷十三:“蕆,備也。”又:“蕆,解也。”《左傳?文公十七年》:“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去貨。《廣韻?獮韻》:“蕆,去貨。”
英語 finish, complete; solve; complete
法語 achever,résoudre,régler
蕆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蕆
蕆 chǎn
〈動〉
完成;解決 [finish]
寡君又朝,以蕆陳事。——《左傳·文公十七年》
又如:蕆事
蕆字的辭典解釋
蕆ㄔㄢˇchǎn 動
解決、完成。《左傳·文公十七年》:「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八十七:「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
康熙字典解釋
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丑善切,音搌。《博雅》敕也。《左傳·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蕆【卷一】【艸部】
《左氏傳》:“以蕆陳事。”杜預注云:蕆,敕也。從艸未詳。丑善切
蕆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蕆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