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節的讀音 蘇武節的意思
蘇武節 蘇武節,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 漢武帝天漢元年, 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 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
- 蘇
- 武
- 節
“蘇武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ū wǔ jié]
- 漢字注音:
- ㄙㄨ ㄨˇ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蘇武節
- 是否常用:
- 否
“蘇武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單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
網絡解釋
蘇武節
蘇武節,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 漢武帝天漢元年, 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 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
“蘇武節”的單字解釋
【蘇】:1.植物名。即紫蘇,又名桂荏。2.薪草;柴火。3.取草;割草。4.取;索取。5.蘇醒;復活。6.引申為睡醒。7.蘇息;恢復。8.拯救;解救。9.鳥尾。10.引申為下垂之物。11.古國名。建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12.同“疏”。散開;鬆開。13.同“傃”。相向;朝向;指向。14.用同“酥”。酥軟。15.用同“酥”。酥油。16.江蘇省的簡稱。17.蘇州的簡稱。18.姓。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節】:同“節”。
“蘇武節”的相關詞語
* 蘇武節的讀音是:sū wǔ jié,蘇武節的意思:蘇武節 蘇武節,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 漢武帝天漢元年, 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 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
基本解釋
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單于留不遣,欲其降,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蘇武節
蘇武節,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指蘇武出使匈奴時所持的符節。 漢武帝天漢元年, 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匈奴 ,單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堅貞不屈,持漢節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 始元六年得歸,須發盡白。后以“蘇武節”用作忠臣的典故。【蘇】:1.植物名。即紫蘇,又名桂荏。2.薪草;柴火。3.取草;割草。4.取;索取。5.蘇醒;復活。6.引申為睡醒。7.蘇息;恢復。8.拯救;解救。9.鳥尾。10.引申為下垂之物。11.古國名。建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12.同“疏”。散開;鬆開。13.同“傃”。相向;朝向;指向。14.用同“酥”。酥軟。15.用同“酥”。酥油。16.江蘇省的簡稱。17.蘇州的簡稱。18.姓。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節】: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