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的讀音 蜀繡的意思
蜀繡 (刺繡工藝)蜀繡,四川省成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蜀繡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并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2012年12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蜀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 蜀
- 繡
“蜀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ǔ xiù]
- 漢字注音:
- ㄕㄨˇ ㄒㄧㄡˋ
- 簡繁字形:
- 蜀繡
- 是否常用:
- 是
“蜀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蜀繡 shǔxiù
[Sichuan embroidery] 四川刺繡
辭典解釋
蜀繡 shǔ xiù ㄕㄨˇ ㄒㄧㄡˋ 四川省所出產的刺繡品總稱,以成都為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刺繡品,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針法有暈針、切針、拉針等百余種,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網絡解釋
蜀繡 (刺繡工藝)
蜀繡,四川省成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蜀繡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并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2012年12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蜀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蜀繡”的單字解釋
【蜀】:1.朝代名。1.三國之一。參同“漢”2.十國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為后唐所滅。3.十國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國號蜀,史稱后蜀。為北宋所滅。2.四川的別稱。
【繡】:1.用彩色的線在綢、布上織出花樣、圖案或文字等:刺繡。繡花。繡被面兒。2.繡好的成品:湘繡。
“蜀繡”的相關詞語
“蜀繡”造句
花折扇,一筆橋面,梅雨時節夢魂牽,蜀繡面,繡花針細膩為哪般,心點點雨滴落在相思里面,青水畔,錦鯉點燃梅子時節,我對你的祝愿,梅雨快樂。
蜀繡即川繡。它以其色彩變化豐富和針法細密嚴齊而聞名。
蜀繡作品的選材豐富,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魚蟲、人物肖像等。
在漢代,三國,蜀繡和蜀博科交換了馬匹和被用來償還債務。
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
物產豐饒,川酒、川菜、蜀繡、竹制工藝品等久享盛名.
是目前國內最大蜀錦、蜀繡展示、保護、研究中心,也是蜀錦、蜀繡文化的宣傳窗口。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
欣賞完一樓的蜀繡作品,下到負一樓,只見四座高大的木制器具。
6月21日上午,2012成都·安靖第二屆蜀繡文化藝術節在成都郫縣安靖鎮蜀繡公園廣場開幕。
* 蜀繡的讀音是:shǔ xiù,蜀繡的意思:蜀繡 (刺繡工藝)蜀繡,四川省成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蜀繡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并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2012年12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蜀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基本解釋
蜀繡 shǔxiù
[Sichuan embroidery] 四川刺繡
辭典解釋
蜀繡 shǔ xiù ㄕㄨˇ ㄒㄧㄡˋ四川省所出產的刺繡品總稱,以成都為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刺繡品,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針法有暈針、切針、拉針等百余種,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蜀繡 (刺繡工藝)
蜀繡,四川省成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采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蜀繡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并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2012年12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蜀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蜀】:1.朝代名。1.三國之一。參同“漢”2.十國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為后唐所滅。3.十國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國號蜀,史稱后蜀。為北宋所滅。2.四川的別稱。
【繡】:1.用彩色的線在綢、布上織出花樣、圖案或文字等:刺繡。繡花。繡被面兒。2.繡好的成品:湘繡。
花折扇,一筆橋面,梅雨時節夢魂牽,蜀繡面,繡花針細膩為哪般,心點點雨滴落在相思里面,青水畔,錦鯉點燃梅子時節,我對你的祝愿,梅雨快樂。
蜀繡即川繡。它以其色彩變化豐富和針法細密嚴齊而聞名。
蜀繡作品的選材豐富,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魚蟲、人物肖像等。
在漢代,三國,蜀繡和蜀博科交換了馬匹和被用來償還債務。
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
物產豐饒,川酒、川菜、蜀繡、竹制工藝品等久享盛名.
是目前國內最大蜀錦、蜀繡展示、保護、研究中心,也是蜀錦、蜀繡文化的宣傳窗口。
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
欣賞完一樓的蜀繡作品,下到負一樓,只見四座高大的木制器具。
6月21日上午,2012成都·安靖第二屆蜀繡文化藝術節在成都郫縣安靖鎮蜀繡公園廣場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