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字組詞 蜀的詞語
蜀字的常見組詞有:蜀漢、玉蜀黍、樂不思蜀、得隴望蜀、巴山蜀水、蜀錦、蜀繡、蜀葵、蜀犬吠日、蜀錦吳綾、蜀鵑、諭蜀書、巫雲蜀雨、諭蜀文、蜀嚴、蜀祿、蜀繡、蜀漢、蜀險、蜀莊、蜀鹽、蜀賦、蜀國、蜀棧、蜀國絃、蜀軫、蜀門、蜀中無大將、獲隴望蜀、蜀羅,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蜀字的意思
shǔ 1.朝代名。1.三國之一。參同“漢”2.十國之一(903—925)。王建建立。建都成都,國號蜀,史稱前蜀。為后唐所滅。3.十國之一(933—965)。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國號蜀,史稱后蜀。為北宋所滅。2.四川的別稱。
含有蜀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蜀漢 | 蜀漢 Shǔhàn 三國之一,公元221-263年,劉備所建。在今四川東部和云南、貴州北部以及陜西漢中一帶 辭典解釋蜀漢 shǔ hàn ㄕㄨˇ ㄏㄢˋ 朝代名。(西元221~264)?劉備以宗室稱帝于蜀,繼承漢統,為三國之一,史稱為「蜀漢」。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云南、貴州北部、陜西舊漢中府一帶,為魏所滅。 英語 Shu Han (c. 200-263)?, Liu Bei's kingdom in Sichua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claiming legitimacy as successor of Han德語 Shu Han 法語 Royaume de Shu |
玉蜀黍 | 玉蜀黍 yùshǔshǔ 即玉米,是一種高桿谷類禾草(Zea mays),通常穗大,穗上生谷粒。在美洲已長期栽培辭典解釋玉蜀黍 yù shǔ shǔ ㄩˋ ㄕㄨˇ ㄕㄨˇ 植物名。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一株只生一莖稈,無分枝,有節,內中實。葉互生,呈平行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雌蕊呈穗狀花序。通常每株有二至四個雌蕊花穗,生于主稈接近頂端的兩側,果實也稱為「玉蜀黍」即包含其中,呈齒狀排列。品種繁多,世界各地均有栽種。 也稱為「包米」、「包谷」、「包谷」、「苞米」、「棒頭」、「番麥」、「珍珠米」、「玉麥」、「玉米」、「玉茭」。英語 corn德語 Mais, Getreide (S)?法語 zea, blé |
樂不思蜀 | 《三國志?蜀志?后主傳》:“后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司馬文王與禪(劉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后因以“樂不思蜀”謂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辭典解釋樂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ㄌㄜˋ ㄅㄨˋ ㄙ ㄕㄨˇ 蜀漢亡后,后主劉禪被送往洛陽,司馬昭設宴待禪,作蜀漢故技于前,禪樂在其中,司馬昭因而問禪:「是否思蜀?」禪答:「此間樂,不思蜀。」典出《三國志.卷三三.蜀書.后主禪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后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如:「拉斯維加斯為美國的觀光勝地,常使觀光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近義詞樂而忘返 |
得隴望蜀 | 得隴望蜀 délǒng-wàngshǔ 既占領了隴地,又想進占蜀地。比喻貪得無厭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后漢書·岑彭傳》辭典解釋得隴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ㄉㄜˊ ㄌㄨㄥˇ ㄨㄤˋ ㄕㄨˇ 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參見「既得隴,復望蜀」條。 《紅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 近義詞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反義詞知足不辱 |
巴山蜀水 | |
蜀錦 | 蜀錦 shǔjǐn 中國四川出產的傳統的染色絲織品辭典解釋蜀錦 shǔ jǐn ㄕㄨˇ ㄐㄧㄣˇ 四川所出產,用染色熟絲織成的傳統絲織品。 英語 brocade from Sichuan |
蜀繡 | 蜀繡 shǔxiù 四川刺繡辭典解釋蜀繡 shǔ xiù ㄕㄨˇ ㄒㄧㄡˋ 四川省所出產的刺繡品總稱,以成都為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刺繡品,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針法有暈針、切針、拉針等百余種,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
蜀葵 | 蜀葵 shǔkuí 多年生草本植物(Althaea rosea),作為二年生植物栽培于花園中,葉大而粗糙,圓形,花美麗,成頂生穗狀花序辭典解釋蜀葵 shǔ kuí ㄕㄨˇ ㄎㄨㄟˊ 植物名。錦葵科蜀葵屬,二年生草本。高約二點五公尺。莖直立,圓柱形,綠色帶毛。葉具長柄,互生,圓形底部呈心臟形。花瓣五片,花柱一枚,花有單瓣、重瓣之別,有濃紅、淡紅、白、紫等色。原產我國四川及小亞細亞。 也稱為「茙葵」。英語 hollyhock德語 Stockrose, Stockmalve (lat: Alcea rosea)? (S, Bio)? |
蜀犬吠日 | 蜀犬吠日 shǔquǎn-fèirì 唐·韓愈《與韋中立論師道書》:“蜀中山高霧重,見日時少;每至日出,則群犬疑而吠之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后遂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 辭典解釋蜀犬吠日 shǔ quǎn fèi rì ㄕㄨˇ ㄑㄩㄢˇ ㄈㄟˋ ㄖˋ 四川多云霧,偶而太陽破云而出,不常見到太陽的蜀犬,竟受驚嚇而向日狂吠。語本唐.岑參〈招北客文〉:「終年霖霪,時復日出,狺狺諸犬,向天吠日。」后用以比喻少見多怪。《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 英語 lit. Sichuan dogs bark at the sun (idiom)?; fig. a simpleton will marvel at even the most common things, alludes to the Sichuan foggy weather where it's uncommon to see a sunny day法語 (expr. idiom.)? Quand le soleil brille les chiens du Sichuan aboient, être émerveillé par des choses banales |
蜀錦吳綾 | 比喻(聲名)高貴。 |
蜀鵑 | 指杜鵑鳥。參見:杜宇 |
諭蜀書 | 1.見"諭蜀文"。 |
巫雲蜀雨 | 猶巫山云雨。 |
諭蜀文 | 漢番陽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發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武帝乃使司馬相如責唐蒙﹐并草檄"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遂以"諭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
蜀嚴 | 1.即漢蜀郡莊遵。遵字君平。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姓嚴﹐故稱。 |
蜀祿 | 同"蜀鹿"。 |
蜀繡 | 蜀繡 shǔxiù 四川刺繡辭典解釋蜀繡 shǔ xiù ㄕㄨˇ ㄒㄧㄡˋ 四川省所出產的刺繡品總稱,以成都為中心。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刺繡品,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繡技,繡制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等。針法有暈針、切針、拉針等百余種,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
蜀漢 | 蜀漢 Shǔhàn 三國之一,公元221-263年,劉備所建。在今四川東部和云南、貴州北部以及陜西漢中一帶 辭典解釋蜀漢 shǔ hàn ㄕㄨˇ ㄏㄢˋ 朝代名。(西元221~264)?劉備以宗室稱帝于蜀,繼承漢統,為三國之一,史稱為「蜀漢」。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云南、貴州北部、陜西舊漢中府一帶,為魏所滅。 英語 Shu Han (c. 200-263)?, Liu Bei's kingdom in Sichua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claiming legitimacy as successor of Han德語 Shu Han 法語 Royaume de Shu |
蜀險 | 1.謂蜀道險阻。 |
蜀莊 | 指漢蜀郡莊遵。 |
分類查看組詞
蜀字組詞(2個字)
蜀漢
蜀錦
蜀繡
蜀葵
蜀鵑
蜀嚴
蜀祿
蜀繡
蜀漢
蜀險
蜀莊
蜀鹽
蜀賦
蜀國
蜀棧
蜀軫
蜀門
蜀羅
隴蜀
蜀紅
蜀箋
蜀綉
蜀閣
吳蜀
蜀紙
蜀雞
蜀窯
蜀錦
兩蜀
後蜀
蜀馬
蜀紋
蜀冤
二蜀
洛蜀
西蜀
蜀鵑
蜀禽
大蜀
蜀寃
后蜀
鹿蜀
川蜀
蜀黨
蜀薑
庸蜀
五蜀
吳蜀
蜀祿
蜀鹿
蜀麻
蜀石
蜀牙
蜀王
蜀侯
蜀莊
蜀子
蜀雓
蜀彩
蜀才
蜀賦
蜀芥
蜀士
蜀險
蜀箑
蜀鳥
蜀門
蜀洛
蜀扇
蜀五
蜀紋
蜀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