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頭載筆的讀音 螭頭載筆的意思
《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 螭
- 頭
- 載
- 筆
“螭頭載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ī tóu zǎi bǐ]
- 漢字注音:
- ㄔ ㄊㄡˊ ㄗㄞˇ ㄅㄧˇ
- 簡繁字形:
- 螭頭載筆
- 是否常用:
- 否
“螭頭載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網絡解釋
“螭頭載筆”的單字解釋
【螭】:1.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古代建筑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做裝飾。2.同“魑”。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載】:[zǎi]1.年: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千載難逢。2.;刊登:登載。刊載。轉載。載入史冊。載于該刊第五期。[zài]1.裝載:載客。載貨。汽車上載滿了乘客。載譽歸來。2.運輸工具所裝的東西:卸載。過載。3.充滿(道路):風雪載途。怨聲載道。4.姓。5.又;且:載歌載舞。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
“螭頭載筆”的相關詞語
* 螭頭載筆的讀音是:chī tóu zǎi bǐ,螭頭載筆的意思:《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
基本解釋
《新唐書.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閣﹐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因以"螭頭載筆"表示史官侍值。【螭】:1.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古代建筑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做裝飾。2.同“魑”。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載】:[zǎi]1.年: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千載難逢。2.;刊登:登載。刊載。轉載。載入史冊。載于該刊第五期。[zài]1.裝載:載客。載貨。汽車上載滿了乘客。載譽歸來。2.運輸工具所裝的東西:卸載。過載。3.充滿(道路):風雪載途。怨聲載道。4.姓。5.又;且:載歌載舞。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筆。鉛筆。鋼筆。粉筆。一支筆。一管筆。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筆。工筆。敗筆。曲筆。3.用筆寫出:代筆。直筆。親筆。4.手跡:遺筆。絕筆。5.筆畫:筆順。筆形。6.a)用于款項或跟款項有關的:一筆錢。三筆賬。五筆生意。b)用于字的筆畫:“大”字有三筆。c)用于書畫藝術:寫一筆好字。他能畫幾筆山水畫。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