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怎么讀 螺的意思

漢字 | 螺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ㄨㄛˊ |
部首 | [蟲] 蟲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1 |
異體字 | 蝸 蠃 ?? ?? 螺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7BA |
其它編碼 | 五筆:jlxi 倉頡:liwvf 鄭碼:ikz 四角:56193 |
筆順編碼 | 251214251215542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
螺字的意思
1.軟體動物,體外包著錐形、紡錘形或扁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種類很多,如田螺、海螺、釘螺。
2.螺旋形的指紋。
螺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螺
luó ㄌㄨㄛˊ
軟體動物,體外包著錐形、紡錘形或橢圓形的硬殼,上有旋紋:螺螄。田螺。海螺。螺號。螺鈿。法螺(用海螺殼做成的佛教樂器)。 像螺殼紋理的:螺紋。螺旋。螺釘。螺母。螺栓。螺髻(古代婦女似螺殼的發形)。 同“腡”。英語 spiral shell; conch; spiral
德語 Fingerabdruck, Fingerlinien; Muschelhorn, Schnecke (S)
法語 conque,escargot,spirale
螺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螺
蠃 luó
〈名〉
(1) (又作蠃。形聲。從蟲,累聲。本義:凡軟體動物腹足類,被有旋線的硬殼都叫螺,種類繁多)
(2) 同本義 [spiral shell;snail]
蠃,蜾蠃也。——《說文》。俗字作螺。
離…為蠃。——《易·說卦》
其民必移就蒲蠃于東海之濱。——《國語·吳語》。注:“蚌蛤之屬。”
冠無觚蠃之理。——《淮南子·本經》
螺,蚌屬。——《廣韻》
舟形似螺,沈行海底。——王嘉《拾遺記·秦始皇》
(3) 又如:螺填(即螺鈿);螺殼(海螺的外殼);螺殼錢(螺殼所制的貨幣);螺蚌(螺與蚌。亦泛指有貝殼的軟體動物);螺甸(即螺鈿);螺栓帽(即螺絲帽。也稱螺母);螺舟(傳說形狀似螺、能潛行海底的船);螺首(刻在桃苻上端的螺形圖案);螺鈿(將螺殼磨治使薄,嵌于雕鏤及髹漆的器具上,以作裝飾,稱為螺鈿)
(4) 螺髻的簡稱 [spiral-shaped coil]。如:螺髻(形似螺狀的發髻;比喻峰巒的形狀);螺鬟(形容螺狀的發鬟)
(5) 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借指青山 [green mountain]。如:螺髻(比喻聳起如髻的峰巒);螺岡(指青山);螺黛(喻指盤旋高聳的青山)
(6) 螺子黛的省稱 [black paint]。如:螺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墨色礦物顏料);螺眉(用螺黛畫過的雙眉);螺青(顏色名。一種近黑的青色)
(7) 軍中或僧道所用樂器法螺的省稱 [conch]。如:螺鈸(法螺和鐃鈸);螺唄(指寺廟中作法事時的法螺、梵唄之聲);螺貝(古代 雍羌樂器名);螺角(古代軍用樂器。用大海螺殼做成的號角)
(8) 螺旋形的指紋 [whorl]。如:螺紋;螺印(手指印。特指按在契約、證件等上面的指紋)
螺字的辭典解釋
腹足類軟體動物的通稱。藏身于錐形、紡錘形或扁橢圓形的硬殼中,殼上有回旋紋路。如:「田螺」、「海螺」。
螺形的指紋。宋·蘇軾〈怪石供〉:「其文如人指上螺。」
螺制的器物。《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吹螺擊鼓。」北周·庾信〈園庭詩〉:「香螺酌美酒,枯蚌藉蘭殽。」
康熙字典解釋
螺【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集韻》盧戈切,音騾。與蠃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蝸【卷十三】【蟲部】
蝸蠃也。從蟲咼聲。亡華切
說文解字注
(蝸)蝸、此複舉篆文之未刪者也。當依韻會刪。蠃也。蠃者、今人所用螺字。釋魚曰。蚹蠃、螔蝓。鄭注周禮醢人。蠃、螔蝓。許上文蠃下亦云。一曰蠃、螔蝓。此物亦名蝸。故周禮、儀禮蠃醢。內則作蝸醢。二字曡韻相轉注。薜綜東京賦注曰。蝸者、螺也。崔豹曰。蝸、陵螺。蝸本咼聲。故蝸牛或作瓜牛。徐仙民以力戈切蝸。似未得也。力戈乃蠃字反語耳。今人謂水中可食者爲螺。陸生不可食者曰蝸牛。想周、漢無此分別。蠃古多叚蠡爲之。從蟲。咼聲。古華切。十七部。舊音當如過。此篆舊在蠯蚌二篆閒。今按蠃卽螔蝓。前文蠃篆下言之。故移使相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