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莫說力把話的讀音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意思
辭典解釋行家莫說力把話 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 (諺語)?內行人不要說外行話。 《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行家莫說力把話,你難道沒帶著眼睛,還要問:『卻是為何?』」
- 行
- 家
- 莫
- 說
- 力
- 把
- 話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
- 漢字注音:
- ㄏㄤˊ ˙ㄐㄧㄚ ㄇㄛˋ ㄕㄨㄛ ㄌㄧˋ ˙ㄅㄚ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行家莫說力把話
- 是否常用:
- 否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行家莫說力把話 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 ㄏㄤˊ ˙ㄐㄧㄚ ㄇㄛˋ ㄕㄨㄛ ㄌㄧˋ ˙ㄅㄚ ㄏㄨㄚˋ (諺語)?內行人不要說外行話。
《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行家莫說力把話,你難道沒帶著眼睛,還要問:『卻是為何?』」
網絡解釋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單字解釋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莫】:[mò]1.不要:莫哭。2.沒有,無: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須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愛莫能助。4.古同“漠”,廣大。5.姓。[mù]古同“暮”。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兩手把著沖鋒槍。2.從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兒兩腿,讓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攬:要信任群眾,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著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門。把住關口。5.緊靠:把墻角兒站著。把著胡同口兒有個小飯館。6.約束住使不裂開:用鐵葉子把住裂縫。7.給(gěi)8.車把:那輛車的把折(shé)了。9.把東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賓語都是確定的。b)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邊有附加成分或補語,或前邊有“一”等特種狀語。但在詩歌戲曲里可以不帶:扭轉身來把話講。c)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頭一般不帶賓語,但有時帶:把衣服撕了個口子。把這兩封信貼上郵票發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時候后面不說出具體的動作,這種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責怪或不滿的場合:我把你個糊涂蟲啊!e)近代漢語里“把”曾經有過“拿”的意思,現代方言里還有這種用法(“那個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萬”和“里、丈、頃、斤、個”等量詞后頭,表示數量近于這個單位數(前頭不能再加數詞):個把月。百把塊錢。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關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壺把兒。撣子把兒。2.花、葉或果實的柄:花把兒。梨把兒。
【話】:同“話”。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相關詞語
* 行家莫說力把話的讀音是: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行家莫說力把話的意思:辭典解釋行家莫說力把話 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 (諺語)?內行人不要說外行話。 《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行家莫說力把話,你難道沒帶著眼睛,還要問:『卻是為何?』」
辭典解釋
行家莫說力把話 háng jia mò shuō lì ba huà ㄏㄤˊ ˙ㄐㄧㄚ ㄇㄛˋ ㄕㄨㄛ ㄌㄧˋ ˙ㄅㄚ ㄏㄨㄚˋ(諺語)?內行人不要說外行話。
《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行家莫說力把話,你難道沒帶著眼睛,還要問:『卻是為何?』」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莫】:[mò]1.不要:莫哭。2.沒有,無: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須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愛莫能助。4.古同“漠”,廣大。5.姓。[mù]古同“暮”。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兩手把著沖鋒槍。2.從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兒兩腿,讓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攬:要信任群眾,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著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門。把住關口。5.緊靠:把墻角兒站著。把著胡同口兒有個小飯館。6.約束住使不裂開:用鐵葉子把住裂縫。7.給(gěi)8.車把:那輛車的把折(shé)了。9.把東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賓語都是確定的。b)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邊有附加成分或補語,或前邊有“一”等特種狀語。但在詩歌戲曲里可以不帶:扭轉身來把話講。c)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頭一般不帶賓語,但有時帶:把衣服撕了個口子。把這兩封信貼上郵票發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時候后面不說出具體的動作,這種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責怪或不滿的場合:我把你個糊涂蟲啊!e)近代漢語里“把”曾經有過“拿”的意思,現代方言里還有這種用法(“那個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萬”和“里、丈、頃、斤、個”等量詞后頭,表示數量近于這個單位數(前頭不能再加數詞):個把月。百把塊錢。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關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壺把兒。撣子把兒。2.花、葉或果實的柄:花把兒。梨把兒。
【話】: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