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袞闕的讀音 袞闕的意思

    袞闕 指帝王職事的缺失 語出《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漢蔡邕《胡公碑》:“弘綱既整袞闕以補。”晉張華《尚書令箴》:“補我袞闕闡我王猷。”《三國志·魏志·程昱傳》:“縱令校事有益于國以禮義言之尚傷大臣之心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一說為袞衣的缺損比喻帝王的過失。參閱清俞樾《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
    • gǔn
    • què

    “袞闕”的讀音

    拼音讀音
    [gǔn què]
    漢字注音:
    ㄍㄨㄣˇ ㄑㄩㄝˋ
    簡繁字形:
    袞闕
    是否常用:

    “袞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帝王職事的缺失。語出《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漢蔡邕《胡公碑》:"弘綱既整,袞闕以補。"晉張華《尚書令箴》:"補我袞闕,闡我王猷。"《三國志.魏志.程昱傳》:"縱令校事有益于國,以禮義言之,尚傷大臣之心,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一說為袞衣的缺損,比喻帝王的過失。參閱清俞樾《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

    辭典解釋

    袞闕  gǔn què  ㄍㄨㄣˇ ㄑㄩㄝˋ  

    比喻天子失德。
    漢.蔡邕〈胡公碑〉:「厘改度量,以新國家,弘綱既整,袞闕以補。」

    網絡解釋

    袞闕

    指帝王職事的缺失
    語出《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漢蔡邕《胡公碑》:“弘綱既整袞闕以補。”晉張華《尚書令箴》:“補我袞闕闡我王猷。”《三國志·魏志·程昱傳》:“縱令校事有益于國以禮義言之尚傷大臣之心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一說為袞衣的缺損比喻帝王的過失。參閱清俞樾《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

    “袞闕”的單字解釋

    】:同“”。
    】:[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袞闕”的相關詞語

    * 袞闕的讀音是:gǔn què,袞闕的意思:袞闕 指帝王職事的缺失 語出《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漢蔡邕《胡公碑》:“弘綱既整袞闕以補。”晉張華《尚書令箴》:“補我袞闕闡我王猷。”《三國志·魏志·程昱傳》:“縱令校事有益于國以禮義言之尚傷大臣之心況奸回暴露而復不罷是袞闕不補迷而不返也。”一說為袞衣的缺損比喻帝王的過失。參閱清俞樾《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