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賜的讀音 襃賜的意思
襃賜 襃賜,bāo cì ㄅㄠ ㄘㄧˋ ;亦作“褒賜”。褒揚賞賜。《漢書·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也。”《新唐書·文藝傳中·閻朝隱》:“后( 武后 )有疾,令往禱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盤為犧,請代后疾。還奏,會后亦愈,大見褒賜。”《宋史·謝麟傳》:“詔使經制 宜州獠 ,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納 思廣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
- 襃
- 賜
“襃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o cì]
- 漢字注音:
- ㄅㄠ ㄘˋ
- 簡繁字形:
- 襃賜
- 是否常用:
- 否
“襃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褒賜"。 2.褒揚賞賜。
網絡解釋
襃賜
襃賜,bāo cì ㄅㄠ ㄘㄧˋ ;亦作“褒賜”。褒揚賞賜。《漢書·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也。”《新唐書·文藝傳中·閻朝隱》:“后( 武后 )有疾,令往禱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盤為犧,請代后疾。還奏,會后亦愈,大見褒賜。”《宋史·謝麟傳》:“詔使經制 宜州獠 ,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納 思廣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
“襃賜”的單字解釋
【襃】:同“褒”。
【賜】:1.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賜予。2.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賜教。賜顧。請即賜復。3.敬辭,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
“襃賜”的相關詞語
* 襃賜的讀音是:bāo cì,襃賜的意思:襃賜 襃賜,bāo cì ㄅㄠ ㄘㄧˋ ;亦作“褒賜”。褒揚賞賜。《漢書·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也。”《新唐書·文藝傳中·閻朝隱》:“后( 武后 )有疾,令往禱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盤為犧,請代后疾。還奏,會后亦愈,大見褒賜。”《宋史·謝麟傳》:“詔使經制 宜州獠 ,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納 思廣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
基本解釋
1.亦作"褒賜"。 2.褒揚賞賜。襃賜
襃賜,bāo cì ㄅㄠ ㄘㄧˋ ;亦作“褒賜”。褒揚賞賜。《漢書·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賜大臣,大臣子孫刻銘其先功,臧之於宮廟也。”《新唐書·文藝傳中·閻朝隱》:“后( 武后 )有疾,令往禱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盤為犧,請代后疾。還奏,會后亦愈,大見褒賜。”《宋史·謝麟傳》:“詔使經制 宜州獠 ,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納 思廣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襃】:同“褒”。
【賜】:1.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賜予。2.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賜教。賜顧。請即賜復。3.敬辭,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厚賜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