覘怎么讀 覘的意思

漢字 | 覘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ㄢ |
部首 | [見] 見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5 |
異體字 | 覘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覘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9C7 |
其它編碼 | 五筆:hkmq 倉頡:yrbhu 鄭碼:idjl 四角:27612 |
筆順編碼 | 212512535 |
筆順筆畫 | 丨一丨フ一丨フノフ |
筆順名稱 | 豎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撇 豎彎鉤 |
覘字的意思
窺視;觀測:覘視。覘望。覘標。
覘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覘
(覘)
chān ㄔㄢˉ
◎ 看,偷偷地察看:覘望。覘候(偵察)。覘標(一種測量標志,用幾米到幾十米的木料或金屬制成標架,架在被觀測點上作為觀測的目標)。
英語 peek; spy on, watch; investigate
法語 observer,espionner
覘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覘
覘 chān
〈動〉
(1) (形聲。從見,占聲。本義:暗中察看)
(2) 同本義 [peep]
覘,窺也。——《說文》
公使覘之,信。——《國語·晉語六》
晉人之覘 宋者返。——《禮記·檀弓下》
其兄掩戶而入覘之。——《淮南子·俶真訓》
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蜿然尚在。——《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覘聽(窺看偷聽);覘視(窺視);覘窺(暗中察看)
(4) 窺探,偵察 [inspect;reconnoitre]
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覘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覘【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韻會》癡廉切《正韻》蚩占切,??諂平聲。《說文》窺也。《左傳·成十七年》公使人覘之信。《禮·檀弓》善哉覘國乎。
又《廣韻》??也。《舊唐書·職官志》覘??姦譎。
又《集韻》或作沾。《禮·檀弓》我喪也斯沾。《註》沾、覘同。
又或作佔。《禮·學記》呻其佔畢。《註》佔,視也。??謂之畢。
又或作?。《類篇》闚也。《揚子·方言》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
又《廣韻》《集韻》《韻會》??敕豔切,諂去聲。義同。
又《集韻》丑琰切,音諂。視也。
又《類篇》都含切,音耽。緩頰也。一曰舉首。
又《字彙補》公低切,音稽。《唐蘇遡·朝覲壇頌》覘虞氏。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覘【卷八】【見部】
窺也。從見占聲。《春秋傳》曰:“公使覘之,信。”救豔切
說文解字注
(覘)闚視也。闚各本作窺。今依廣韻訂。左傳。公使覘之。杜曰。覘、視也。檀弓。晉人之覘宋者。鄭曰。覘、闚視也。國語。公使覘之。韋曰。覘、微視也。檀弓。我喪也斯沾。假沾爲覘。從見。占聲。敕豔切。釋文勑廉反。七部。春秋傳曰。公使覘之、信。左傳成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