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體的讀音 解體的意思
解體 解體,漢語詞匯。 拼音:jiě tǐ 指崩潰,瓦解;物體的結構分解。 語出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
- 解
- 體
“解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ě tǐ]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ˇ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解體
- 是否常用:
- 是
“解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解體 jiětǐ
(1) [disintegrate]∶崩潰,瓦解
原始社會的解體
(2) [degradation]∶物體的結構分解
尼龍明顯的解體
辭典解釋
解體 jiě tǐ ㄐㄧㄝˇ ㄊㄧˇ 把整體拆卸成零碎。
如:「這些船只都是待解體的。」
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
《左傳.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
《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近義詞
崩潰,瓦解
網絡解釋
解體
解體,漢語詞匯。
拼音:jiě tǐ
指崩潰,瓦解;物體的結構分解。
語出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
“解體”的單字解釋
【解】:[jiě]1.分開:解剖。瓦解。難解難分。2.把束縛著或系著的東西打開:解扣兒。解衣服。3.解除:解職。解渴。解乏。4.解釋:解說。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這個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縣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開這個道理。2.舊時指雜技表演的各種技藝,特指騎在馬上表演的技藝:跑馬賣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解體”的近義詞
“解體”的相關成語
“解體”的相關詞語
“解體”造句
* 解體的讀音是:jiě tǐ,解體的意思:解體 解體,漢語詞匯。 拼音:jiě tǐ 指崩潰,瓦解;物體的結構分解。 語出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
基本解釋
解體 jiětǐ
(1) [disintegrate]∶崩潰,瓦解
原始社會的解體
(2) [degradation]∶物體的結構分解
尼龍明顯的解體
辭典解釋
解體 jiě tǐ ㄐㄧㄝˇ ㄊㄧˇ把整體拆卸成零碎。
如:「這些船只都是待解體的。」
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
《左傳.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
《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近義詞
崩潰,瓦解解體
解體,漢語詞匯。拼音:jiě tǐ
指崩潰,瓦解;物體的結構分解。
語出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

【解】:[jiě]1.分開:解剖。瓦解。難解難分。2.把束縛著或系著的東西打開:解扣兒。解衣服。3.解除:解職。解渴。解乏。4.解釋:解說。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數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這個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縣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開這個道理。2.舊時指雜技表演的各種技藝,特指騎在馬上表演的技藝:跑馬賣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