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談舉止的讀音 言談舉止的意思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示例】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非常斯文。 ◎劉紹棠《蒲柳人家》
- 言
- 談
- 舉
- 止
“言談舉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tán jǔ zhǐ]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ㄊㄢˊ ㄐㄩˇ ㄓˇ
- 簡繁字形:
- 言談舉止
- 是否常用:
- 否
“言談舉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言談舉止 yántán-jǔzhǐ
[ speech and deportment] 指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觀其言談舉止,倒是像個文人
辭典解釋
言談舉止 yán tán jǔ zhǐ ㄧㄢˊ ㄊㄢˊ ㄐㄩˇ ㄓˇ 談吐行為。
如:「從他的言談舉止,可看出是個有涵養的人。」
網絡解釋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示例】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非常斯文。 ◎劉紹棠《蒲柳人家》
“言談舉止”的單字解釋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談】:同“談”。
【舉】: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
“言談舉止”的相關詞語
* 言談舉止的讀音是:yán tán jǔ zhǐ,言談舉止的意思:【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示例】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非常斯文。 ◎劉紹棠《蒲柳人家》
基本解釋
言談舉止 yántán-jǔzhǐ
[ speech and deportment] 指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觀其言談舉止,倒是像個文人
辭典解釋
言談舉止 yán tán jǔ zhǐ ㄧㄢˊ ㄊㄢˊ ㄐㄩˇ ㄓˇ談吐行為。
如:「從他的言談舉止,可看出是個有涵養的人。」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示例】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非常斯文。 ◎劉紹棠《蒲柳人家》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談】:同“談”。
【舉】: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