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怎么讀 訊的意思

漢字 | 訊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ㄩㄣˋ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3 |
異體字 | ? 訙 訊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訊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0A |
其它編碼 | 五筆:ynfh 倉頡:yrnj 鄭碼:syed 四角:07610 |
筆順編碼 | 411125151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フ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折彎鉤/橫斜鉤 橫 豎 |
訊字的意思
同“訊”。
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訊
xùn ㄒㄩㄣˋ
◎ 同“訊”。
英語 inquire; ask; examine; reproach
德語 ausfragen, nach etw. fragen (V)?,verh?ren, vernehmen (V)?,Meldung
法語 interroger,nouvelle,dépêche
訊字的詳細解釋
訊字的辭典解釋
詢問。《說文解字·言部》:「訊,問也。」《詩經·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訊之占夢。」《文選·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審問。如:「審訊」、「偵訊」。《莊子·列御寇》:「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責問、指責。《國語·吳語》:「吳王還自伐齊,乃訊申胥。」
諫告、告訴。《詩經·陳風·墓門》:「夫也不良,歌以訊之。」三國魏·嵇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一八章之一一:「仰訊高云,俯托輕波。」
名消息、信息。如:「喜訊」、「問訊」。唐·元稹〈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詩:「故交音訊少,歸夢往來頻。」
康熙字典解釋
訊【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3畫
〔古文〕??訙?????《唐韻》《集韻》《韻會》??思晉切,音信。問也。《詩·小雅》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傳》訊,問也。《公羊傳·僖十年》荀息曰:君嘗訊臣矣。《註》上問下曰訊。
又《玉篇》辭也。《爾雅·釋言》言也。《郉疏》訊,問以言也。《詩·小雅》執訊獲醜。《傳》訊,辭也。《箋》言也。《疏》謂其有所知識,可與之爲言辭。
又《爾雅·釋詁》告也。《疏》訊者,告問也。《詩·??風》夫也不良,歌以訊之。《傳》訊,告也。韓詩曰:諫也。
又讓也。《吳語》乃訊申胥。《註》告讓也。
又書問。《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註》執訊,通訊問之官。《荀卿·雲賦》行遠疾速,而不可託訊者與。《註》訊,書問也。
又鞫罪。《周禮·秋官·小司??》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又治也。《禮·樂記》訊疾以雅。《註》訊,亦治也。雅,樂器,奏此以治舞者之疾。
又《博雅》動也。《韻會小補》振訊,整理之義,見《左傳·隱四年孔疏》。
又通作誶。《詩·大雅》執訊連連。《箋》訊,言也。亦作誶。
又《史記·賈誼傳》訊曰已矣。《註》李奇曰:訊,告也。張晏曰:《離騷》丁寧亂辭也。索隱曰:重宣其意也。《漢書》作誶。
又通作迅。《禮·樂記》訊疾以雅。《註》奮訊也。《釋文》訊,本又作迅。
又《前漢·揚雄傳》猋駭雲訊。《師古註》訊,亦奮訊也。《文選》作迅。
又《集韻》須閏切,音濬。《說文》義同。
又《集韻》雖遂切,音隧。與譢同。問也,告也,讓也,諫也。亦通作誶。
又《詩·小雅》凡百君子,莫肯用訊。《朱傳》訊,音息悴切。葉上瘁下退。
又葉息七切,音悉。《左思·魏都賦》翩翩黃鳥,銜書來訊。人謀所尊,鬼謀所秩。李善讀。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訊【卷三】【言部】
問也。從言卂聲。??,古文訊從卥。思晉切〖注〗訙、??、?、??,亦古文訊。
說文解字注
(訊)問也釋言曰。訊、言也。小雅。訊之占夢。毛曰。訊、問也。鄭箋執訊皆兼言問爲訓。從言。卂聲。思晉切。十二部。
(??)古文訊。從卥。卥古文西。西古音詵。與十二部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