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有:言、警、譽、誓、詹、譬、詈、謇、謄、訾、諡、諲、詧、變、訇、說、諴、論、讟、證、診、調、譔、讙、詟、註、認、謩、詢、請、訚、誾、謝、話、誤、謵、諢、謂、訏、訓、諓、謜、譊、計、訒、訹、詠、語、譓、試、詯、護、議、詳、諠、讀、記、誖、識、讓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言 | yán | 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
警 | jǐng | 1.戒備:警惕。警戒。2.(感覺)敏銳:機警。警覺。3.使人注意(情況嚴重);告誡:警報。警告。警世。懲一警百。4.危險緊急的情況或事情:火警。報警。5.警察的簡稱:民警。武警。交通警。6.姓。 |
譽 | yù | 1.名譽:榮譽。譽滿全國。2.稱贊:毀譽。譽不絕口。3.姓。 |
誓 | shì | 1.表示決心依照說的話實行;發誓:誓師。誓不甘休。誓為死難烈士報仇。2.表示決心的話:宣誓。起誓。發個誓。 |
詹 | zhān | 姓。 |
譬 | pì | 比喻;比方:譬喻。譬如。設譬。 |
詈 | lì | 罵:詈罵。詈辭(罵人的話)。 |
謇 | jiǎn | 1.口吃;言辭不順暢。2.正直。 |
謄 | téng | 謄寫:這稿子太亂,要謄一遍。 |
訾 | zī | [zī]1.同“貲”2.姓。[zǐ]說人壞話:訾議。訾毀。 |
諡 | shì | 同“謚”。 |
諲 | yīn | 敬。 |
詧 | chá | 同“察”。 |
變 | biàn | 同“變”。 |
訇 | hōng | 1.形容大聲:訇然。訇的一聲。2.見〖阿訇〗。 |
說 | shuō|shuì|yuè | [shuō]同“說”。[shuì]同“說”。[yuè]同“說”。 |
諴 | xián | 1.和,和諧:“其丕能諴于小民。”2.誠,誠心:“至諴感神。”3.調戲。 |
論 | lùn|lún |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
讟 | dú | 1.怨恨:“旦獲讟于群弟兮。”2.誹謗:“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3.憎惡。 |
證 | zhèng | 1.同“證”。2.同“癥1”。 |
診 | zhěn | 同“診”。 |
調 | diào|tiáo | [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
譔 | zhuàn | 同“撰”。 |
讙 | huān|huàn|xuān | 同“歡”。 |
詟 | zhé | 懼怕:詟服(懾服)。詟懼(恐懼)。 |
註 | zhù | 同“注”。 |
認 | rèn | 同“認”。 |
謩 | mó | 古同“謨”。 |
詢 | xún | 同“詢”。 |
請 | qǐng | 同“請”。 |
訚 | yín | 1.和悅而能盡言的樣子。2.謙和而恭敬的樣子。 |
誾 | yín | 1.和悅而正直地爭辯。2.〔誾誾〕a.說話或爭辯時正直而和藹的樣子,如“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b.(香氣)濃烈,如“芳酷烈之誾誾。”3.姓。 |
謝 | xiè | 同“謝”。 |
話 | huà | 同“話”。 |
誤 | wù | 同“誤”。 |
謵 | xí | 用言語威嚇:“夫復謵不餽而忘人。” |
諢 | hùn | 同“諢”。 |
謂 | wèi | 同“謂”。 |
訏 | xū | 1.夸口。2.大謨遠且訏。3.同【吁】。 |
訓 | xùn | 同“訓”。 |
諓 | jiàn | 1.戲謔。2.〔諓諓〕a.巧辯之言,如“吾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b.講讒言的樣子,如“讒人諓諓。”3.輕薄的樣子。 |
謜 | yuán | 〔謜謜〕徐徐,緩慢,如“故謜謜而來。” |
譊 | náo | 〔譊譊〕喧嚷,爭辯,如“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譊譊為乎?” |
計 | jì | 同“計”。 |
訒 | rèn | 同“讱”。 |
訹 | xù | 1.引誘,誘惑:“不為利訹。”2.恫嚇:“隆訹其左右,言倭將行刺,宗城恐。” |
詠 | yǒng | 同“詠”。 |
語 | yǔ|yù | [yǔ]1.話:語言。2.說:細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5.姓。[yù]均同“語”。 |
譓 | huì | 1.順從:“義征不譓。”2.多智謀。3.辯察。 |
試 | shì | 同“試”。 |
詯 | huì | 1.膽氣盛,聲在人上。2.休市。 |
護 | hù | 同“護”。 |
議 | yì | 同“議”。 |
詳 | xiáng | 1.詳細(跟“略”相對):詳談。2.說明;細說:內詳。3.(事情)清楚:死因不詳。4.姓。 |
諠 | xuān | 1.同“喧”。2.古同“諼”,欺詐。 |
讀 | dú | 1.誦讀;閱讀;理解書文的意義。2.玩味:讀畫;讀帖。3.察看。4.講說,宣揚。5.稱呼,稱說。6.解說。7.字的讀音。8.文體名。屬題跋類,猶今之讀後感。 |
記 | jì | 同“記”。 |
誖 | bèi|bó | [bèi]古同“悖”。[bó]古同“悖”。 |
識 | shí | [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適”。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職掌。8.同“職”。相愛憐。9.同“蘵”。草名。 |
讓 | ràng | 同“讓”。 |
* 網站為您提供言字旁的漢字有哪些,言字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