訢怎么讀 訢的意思

漢字 | 訢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ㄣ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4 |
異體字 | 欣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22 |
其它編碼 | 五筆:yrh 倉頡:yrhml 鄭碼:spd 四角:02621 |
筆順編碼 | 4111251331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ノノ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撇 撇 橫 豎 |
訢字的意思
同“欣”。
訢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訢
xīn ㄒㄧㄣˉ
◎ 同“欣”。
英語 pleased, delighted; happy
德語 freudig, erfreulich, froh (Adj)?,glücklich ,Xin (Eig, Fam)
訢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訢 xīn
〈形〉
(1) (形聲。從言,斤聲。本義:欣喜) 同本義 [glad;happy;joyful]
訢,喜也。——《說文》
天地訢合。——《禮記·樂記》
僮仆訢訢如也。——《史記·萬石君傳》
天下皆欣欣焉。——《漢書·賈山傳》
[孟子] 曰:‘ 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
(2) 又如:訢訢(欣喜的樣子);訢戴(心悅誠服地擁戴);訢然(高高興興的樣子)
訢字的辭典解釋
喜樂。《孟子·盡心上》:「終身?然,樂而忘天下。」通「欣」。
名姓。如漢代有?梵。
?ㄒㄧxī動感應、融合。《禮記·樂記》:「天地?合,陰陽相得。」
康熙字典解釋
訢【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許斤切,音欣。《說文》喜也。《玉篇》樂也。與欣通。《孟子》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註》訢,同欣。《前漢·賈山至言》天下訢訢焉,曰將興堯舜之道,三王之功矣。
又人名。皇訢,見《史記》。王訢,見《漢書》。
又姓。訢梵,漢章帝時人,治歷數。
又《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和敬貌。《前漢·石奮傳》僮僕訢訢如也。《註》訢訢,與誾誾同。《集韻》亦作言言。
又《集韻》虛其切,音僖。蒸也。《禮·樂記》天地訢合,隂陽相得。《註》訢讀爲熹,猶蒸也。《疏》言樂感動天地,使二氣蒸動也。
又《集韻》許已切,僖上聲。亦喜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訢【卷三】【言部】
喜也。從言斤聲。許斤切
說文解字注
(訢)喜也。從言。斤聲。許斤切。十三部。按此與欠部欣音義皆同。萬石君傳。僮僕訢訢如也。晉灼引許愼曰。訢古欣字。葢灼所據說文訢在欠部欣下。云古文欣、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