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由棄瓢的讀音 許由棄瓢的意思
辭典解釋許由棄瓢 xǔ yóu qì piáo 帝堯時高士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后掛在樹上。后嫌風吹瓢動之聲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后比喻隱逸傲世。 如:「他的性格高潔,不屑與人同流合污,終致許由棄瓢,退出政壇,不再與聞國事。」
- 許
- 由
- 棄
- 瓢
“許由棄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ǔ yóu qì piáo]
- 漢字注音:
- ㄒㄩˇ ㄧㄡˊ ㄑㄧˋ ㄆㄧㄠˊ
- 簡繁字形:
- 許由棄瓢
- 是否常用:
- 否
“許由棄瓢”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許由棄瓢 xǔ yóu qì piáo ㄒㄩˇ ㄧㄡˊ ㄑㄧˋ ㄆㄧㄠˊ 帝堯時高士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后掛在樹上。后嫌風吹瓢動之聲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后比喻隱逸傲世。
如:「他的性格高潔,不屑與人同流合污,終致許由棄瓢,退出政壇,不再與聞國事。」
網絡解釋
“許由棄瓢”的單字解釋
【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由】: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5.憑借:由此可知。6.古同“猶”,尚且,還。7.古同“猶”,猶如,好像。8.姓。
【棄】:同“棄”。
【瓢】:用來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
“許由棄瓢”的相關詞語
瓢蟲
瓢潑大雨
水瓢
照葫蘆畫瓢
東扯葫蘆西扯瓢
東扯葫蘆西扯瓢
簞食瓢飲
瓢兒菜
瓢潑
腦瓢兒
比葫蘆畫瓢
二十八星瓢蟲
簞食瓢飲
摁倒葫蘆瓢起來
棄瓢巖
縕褐瓢簞
湯瓢
東扯葫蘆西拉瓢
腦瓢兒
簞瓢士
* 許由棄瓢的讀音是:xǔ yóu qì piáo,許由棄瓢的意思:辭典解釋許由棄瓢 xǔ yóu qì piáo 帝堯時高士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后掛在樹上。后嫌風吹瓢動之聲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后比喻隱逸傲世。 如:「他的性格高潔,不屑與人同流合污,終致許由棄瓢,退出政壇,不再與聞國事。」
辭典解釋
許由棄瓢 xǔ yóu qì piáo ㄒㄩˇ ㄧㄡˊ ㄑㄧˋ ㄆㄧㄠˊ帝堯時高士許由常用手捧水喝,別人送他瓢,他用過后掛在樹上。后嫌風吹瓢動之聲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后比喻隱逸傲世。
如:「他的性格高潔,不屑與人同流合污,終致許由棄瓢,退出政壇,不再與聞國事。」
【許】:1.應允,許可。2.相信。3.佩服;稱許。4.應允給予;貢獻。5.特指允婚;許配。6.期望。7.表約略估計數。8.多;許多。9.猶處;處所。10.如此;這般。11.或許;可能。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13.助詞。表示感嘆。14.同“御”。謂承奉祭祀。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由】: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5.憑借:由此可知。6.古同“猶”,尚且,還。7.古同“猶”,猶如,好像。8.姓。
【棄】:同“棄”。
【瓢】:用來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