詎怎么讀 詎的意思
“詎”字共有1個讀音:
[jù]

漢字 | 詎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ㄩˋ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4 |
異體字 | 詎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詎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4E |
其它編碼 | 五筆:yang 倉頡:yrss 鄭碼:shx 四角:01617 |
筆順編碼 | 41112511515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フ一フ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折 橫 豎折/豎彎 |
詎字的意思
同“詎”。
詎字的基本解釋
詎字的詳細解釋
詎字的辭典解釋
詎ㄐㄩˋjù 副
豈、何,表示反問的語氣。如:「詎料」、「詎知」。晉·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一三首之一○:「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南朝陳·陰鏗〈渡青草湖〉詩:「滔滔不可測,一葦詎能航?」
曾。《文選·陸機·嘆逝賦》:「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三》:「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不料、哪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詎接了回條,又是推辭。」
連假若、如果。《國語·晉語六》:「詎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內憂。」
康熙字典解釋
詎【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說文》詎,猶豈也。《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後漢·光武紀》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宋書·沈約自序》若馳一介,四方詎不響應。
又《玉篇》止也,至也,格也。
又通作巨。《前漢·高帝紀》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師古註》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巨去聲。義同。
又《字林》未知詞也。《正字通》《讀書通》詎通作渠、鉅、遽,??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詎【卷三】【言部】
詎猶豈也。從言巨聲。其呂切
詎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詎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