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幹生的讀音 調幹生的意思
調干生 從1953年開始,凡是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正式職工,經組織上調派學習或經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報考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都稱調干生。調干生有帶薪的和不帶薪兩種,保送的都帶薪,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的不帶薪。調干生上學的保送條件主要是本人出身好、表現好、領導信任,至于他原來的文化基礎是不重要的,這些人是當官的材料,上學主要是為了鍍金。他們畢業出來理所當然就是各級領導。不帶薪的畢業出來如果他的工資低于原來的工資,則恢復原工資。
- 調
- 幹
- 生
“調幹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ào gàn shēng]
- 漢字注音:
- ㄉㄧㄠˋ ㄍㄢˋ ㄕㄥ
- 簡繁字形:
- 調干生
- 是否常用:
- 否
“調幹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原為國家干部﹐后調到學校去學習的學生。
網絡解釋
調干生
從1953年開始,凡是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正式職工,經組織上調派學習或經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報考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都稱調干生。調干生有帶薪的和不帶薪兩種,保送的都帶薪,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的不帶薪。調干生上學的保送條件主要是本人出身好、表現好、領導信任,至于他原來的文化基礎是不重要的,這些人是當官的材料,上學主要是為了鍍金。他們畢業出來理所當然就是各級領導。不帶薪的畢業出來如果他的工資低于原來的工資,則恢復原工資。
“調幹生”的單字解釋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調幹生”的相關詞語
* 調幹生的讀音是:diào gàn shēng,調幹生的意思:調干生 從1953年開始,凡是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正式職工,經組織上調派學習或經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報考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都稱調干生。調干生有帶薪的和不帶薪兩種,保送的都帶薪,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的不帶薪。調干生上學的保送條件主要是本人出身好、表現好、領導信任,至于他原來的文化基礎是不重要的,這些人是當官的材料,上學主要是為了鍍金。他們畢業出來理所當然就是各級領導。不帶薪的畢業出來如果他的工資低于原來的工資,則恢復原工資。
基本解釋
原為國家干部﹐后調到學校去學習的學生。調干生
從1953年開始,凡是國營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正式職工,經組織上調派學習或經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報考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都稱調干生。調干生有帶薪的和不帶薪兩種,保送的都帶薪,本人申請組織批準離職的不帶薪。調干生上學的保送條件主要是本人出身好、表現好、領導信任,至于他原來的文化基礎是不重要的,這些人是當官的材料,上學主要是為了鍍金。他們畢業出來理所當然就是各級領導。不帶薪的畢業出來如果他的工資低于原來的工資,則恢復原工資。【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