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腔的讀音 調腔的意思
調腔 調腔又稱掉腔,1953年袁雪芬提出:“調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于是改名新昌高腔”。她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元雜劇有《北西廂》(全國獨演)、《漢宮秋》等;紹興目連戲均唱調腔,其中《男吊、女吊、調無常》因魯迅文章而聞名于世;宋元南戲有《白兔記》,明清傳奇有《牡丹亭》等。
- 調
- 腔
“調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ào qiāng]
- 漢字注音:
- ㄉㄧㄠˋ ㄑㄧㄤ
- 簡繁字形:
- 調腔
- 是否常用:
- 否
“調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戲曲劇種。也叫掉腔。現在叫"新昌高腔"。明末清初流行于浙江紹興一帶﹐新中國成立前絕跡于舞臺﹐新中國成立后得到了新生。傳統劇目有《蔡伯喈》﹑《三關斬卞》等。
網絡解釋
調腔
調腔又稱掉腔,1953年袁雪芬提出:“調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于是改名新昌高腔”。她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元雜劇有《北西廂》(全國獨演)、《漢宮秋》等;紹興目連戲均唱調腔,其中《男吊、女吊、調無常》因魯迅文章而聞名于世;宋元南戲有《白兔記》,明清傳奇有《牡丹亭》等。
“調腔”的單字解釋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腔】:1.動物身體內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滿腔熱血。2.(腔兒)話:開腔。答腔。3.樂曲的調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兒。唱走了腔兒。4.說話的腔調:京腔。山東腔。學生腔。5.用于宰殺過的羊(多見于早期白話):一腔羊。
“調腔”的相關詞語
* 調腔的讀音是:diào qiāng,調腔的意思:調腔 調腔又稱掉腔,1953年袁雪芬提出:“調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于是改名新昌高腔”。她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元雜劇有《北西廂》(全國獨演)、《漢宮秋》等;紹興目連戲均唱調腔,其中《男吊、女吊、調無常》因魯迅文章而聞名于世;宋元南戲有《白兔記》,明清傳奇有《牡丹亭》等。
基本解釋
戲曲劇種。也叫掉腔。現在叫"新昌高腔"。明末清初流行于浙江紹興一帶﹐新中國成立前絕跡于舞臺﹐新中國成立后得到了新生。傳統劇目有《蔡伯喈》﹑《三關斬卞》等。調腔
調腔又稱掉腔,1953年袁雪芬提出:“調腔的名字一般都很陌生,不一定打得出去。于是改名新昌高腔”。她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元雜劇有《北西廂》(全國獨演)、《漢宮秋》等;紹興目連戲均唱調腔,其中《男吊、女吊、調無常》因魯迅文章而聞名于世;宋元南戲有《白兔記》,明清傳奇有《牡丹亭》等。【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腔】:1.動物身體內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滿腔熱血。2.(腔兒)話:開腔。答腔。3.樂曲的調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兒。唱走了腔兒。4.說話的腔調:京腔。山東腔。學生腔。5.用于宰殺過的羊(多見于早期白話):一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