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露的讀音 調露的意思
調露 調露,唐高宗年號,679年至680年。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干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概述圖:唐高宗)
- 調
- 露
“調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ào lù]
- 漢字注音:
- ㄉㄧㄠˋ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調露
- 是否常用:
- 否
“調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樂曲名。 辭典解釋
調露 tiáo lù ㄊㄧㄠˊ ㄌㄨˋ 陰陽調和,甘露滋潤。雨水分布均勻。
《文選.任昉.奉答?示七夕詩啟》:「雖漢在四世,魏稱三祖,寧足以繼想南風,克諧調露。」
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79)?。
網絡解釋
調露
調露,唐高宗年號,679年至680年。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干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概述圖:唐高宗)
“調露”的單字解釋
【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露】:[lù]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
“調露”的相關詞語
* 調露的讀音是:diào lù,調露的意思:調露 調露,唐高宗年號,679年至680年。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干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概述圖:唐高宗)
基本解釋
樂曲名。辭典解釋
調露 tiáo lù ㄊㄧㄠˊ ㄌㄨˋ陰陽調和,甘露滋潤。雨水分布均勻。
《文選.任昉.奉答?示七夕詩啟》:「雖漢在四世,魏稱三祖,寧足以繼想南風,克諧調露。」
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79)?。
調露
調露,唐高宗年號,679年至680年。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干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概述圖:唐高宗)【調】:[diào]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2.指詩的韻律、氣韻。3.指人的志向,志趣。4.才情,才調。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9.徵調,徵發。10.轉動。11.調換。12.用同“掉”。擺弄。13.掉,落。14.準備,置辦。15.計算。16.古代賦稅的一種。[tiáo]1.協調;使協調。2.適合,符合。3.調和;調配。4.調停使和解。5.調試;調弄;演奏。6.調劑。7.調理,調養。8.治理。9.馴養,訓練。10.馴順。11.戲弄;嘲笑。12.挑逗;逗引。13.挑撥,挑唆。14.欺騙。15.拋擲,扔。1.16.見“調調”。2.架勢;樣兒。3.論調;腔調。
【露】:[lù]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