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諸次的讀音 諸次的意思

    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黃河 。”
    • zhū

    “諸次”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ū cì]
    漢字注音:
    ㄓㄨ ㄘˋ
    簡繁字形:
    諸次
    是否常用:

    “諸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蘆川﹑沙河。

    網絡解釋

    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黃河 。”

    “諸次”的單字解釋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車次。依次前進。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質量差;品質差:次品。這個人太次,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次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間:胸次。言次。8.姓。

    “諸次”的相關詞語

    * 諸次的讀音是:zhū cì,諸次的意思: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于 黃河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