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王的讀音 諸王的意思
諸王 1. 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魏國 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 漢 初諸王之制。” 2. 眾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還至別殿,諸王親屬進賀。” 元 白珽 《湖居雜興》詩之一:“御舟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后妃。” 3. 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五車南六星曰諸王,察諸侯存亡。
- 諸
- 王
“諸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wáng]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ㄨㄤˊ
- 簡繁字形:
- 諸王
- 是否常用:
- 否
“諸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2.眾王。 3.星名。
網絡解釋
諸王
1. 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魏國 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 漢 初諸王之制。”
2. 眾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還至別殿,諸王親屬進賀。” 元 白珽 《湖居雜興》詩之一:“御舟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后妃。”
3. 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五車南六星曰諸王,察諸侯存亡。
“諸王”的單字解釋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諸王”的相關詞語
* 諸王的讀音是:zhū wáng,諸王的意思:諸王 1. 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魏國 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 漢 初諸王之制。” 2. 眾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還至別殿,諸王親屬進賀。” 元 白珽 《湖居雜興》詩之一:“御舟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后妃。” 3. 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五車南六星曰諸王,察諸侯存亡。
基本解釋
1.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2.眾王。 3.星名。諸王
1. 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諸侯王。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 魏國 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 漢 初諸王之制。”2. 眾王。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還至別殿,諸王親屬進賀。” 元 白珽 《湖居雜興》詩之一:“御舟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后妃。”
3. 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五車南六星曰諸王,察諸侯存亡。
【諸】: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