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譊怎么讀 譊的意思

    “譊”字共有1個讀音: [náo]  
    譊
    漢字
    讀音 [náo]
    注音 ㄋㄠˊ
    部首 [言]  言字旁
    筆畫 總筆畫:19 部外:12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B4A
    其它編碼 五筆:yffq 倉頡:yrggu 鄭碼:sbbg 四角:04612
    筆順編碼 4111251121121121135
    筆順筆畫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一ノフ
    筆順名稱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 橫 豎 提 橫 豎 橫 橫 撇 豎彎鉤

    譊字的意思

    〔譊譊〕喧嚷,爭辯,如“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譊譊為乎?”

    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áo ㄋㄠˊ

     ◎ 〔譊譊〕喧嚷,爭辯,如“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譊譊為乎?”

    英語 wrangling; to quarrel

    法語 contention,querelle,se disputer

    譊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náo

    〈動〉

    (1) 爭辯;喧囂 [argue;debate;clamour;hullabaloo]

    譊,恚呼也。從言,譊聲。——《說文》

    譊,鳴也。——《廣雅》?

    譊譊,喧也。——《后漢書·儒林傳》注

    里中一何譊譊。——古樂府《孤兒行》

    (2) 通“撓”。挑逗 [tease;provoke]

    怒而譊之。——銀雀山 漢墓竹簡《孫子兵法》

    譊字的辭典解釋

    ??ㄋㄠˊnáo動

    喧嘩、呼叫。《說文解字·言部》:「恚嘑也。」唐·徐鍇·系傳:「聲高噪獰也。」《晉書·卷五○·庾純傳》:「臨時諠??,遂至荒越。」

    康熙字典解釋

    譊【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音鐃。《說文》恚呼也。《徐曰》聲高噪獰也。《廣雅》鳴也,語也。《後漢·儒林傳》雄所謂譊譊之學,各習其師。《蜀志·孟光傳》光好《公羊春秋》,而譏呵《左氏》,每與來敏爭此二義,光常譊譊讙咋。《晉書·庾純傳》臨時喧譊。

    又《玉篇》爭也。《揚子·法言》譊譊者,天下皆訟也。《註》譊譊,爭聲。

    又《集韻》《類篇》??馨幺切,音憢。懼也。與嘵同。或作憢。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譊【卷三】【言部】

    恚呼也。從言堯聲。女交切

    說文解字注

    (譊)恚嘑也。從言。堯聲。女交切。二部。

    譊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