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讀音 讀書人的意思
讀書人 讀書人:漢語詞匯 讀書人:2010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圖書 讀書人: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圖書 讀書人 (漢語詞匯)讀書人,漢語詞匯,是人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口頭稱呼,代表著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一類人。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做著巨大的努力與貢獻。
- 讀
- 書
- 人
“讀書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ú shū rén]
- 漢字注音:
- ㄉㄨˊ ㄕㄨ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讀書人
- 是否常用:
- 是
“讀書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讀書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給別人朗讀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飯時間高聲朗讀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識分子;士人(你們都是讀書人,知道得多)
辭典解釋
讀書人 dú shū rén ㄉㄨˊ ㄕㄨ ㄖㄣˊ 知識分子、士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只要是讀書人,后生些的便好了,地方不論遠近。」
《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國人,我拼著腦袋去陪他,金委員不該拿讀書人如此糟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脈!」
英語 scholar, intellectual
法語 savant, intellectuel
網絡解釋
讀書人
讀書人:漢語詞匯
讀書人:2010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圖書
讀書人: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圖書
讀書人 (漢語詞匯)
讀書人,漢語詞匯,是人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口頭稱呼,代表著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一類人。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做著巨大的努力與貢獻。
“讀書人”的單字解釋
【讀】:1.誦讀;閱讀;理解書文的意義。2.玩味:讀畫;讀帖。3.察看。4.講說,宣揚。5.稱呼,稱說。6.解說。7.字的讀音。8.文體名。屬題跋類,猶今之讀後感。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讀書人”的相關詞語
* 讀書人的讀音是:dú shū rén,讀書人的意思:讀書人 讀書人:漢語詞匯 讀書人:2010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圖書 讀書人: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圖書 讀書人 (漢語詞匯)讀書人,漢語詞匯,是人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口頭稱呼,代表著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一類人。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做著巨大的努力與貢獻。
基本解釋
讀書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給別人朗讀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飯時間高聲朗讀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識分子;士人(你們都是讀書人,知道得多)
辭典解釋
讀書人 dú shū rén ㄉㄨˊ ㄕㄨ ㄖㄣˊ知識分子、士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只要是讀書人,后生些的便好了,地方不論遠近。」
《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國人,我拼著腦袋去陪他,金委員不該拿讀書人如此糟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脈!」
英語 scholar, intellectual
法語 savant, intellectuel
讀書人
讀書人:漢語詞匯讀書人:2010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圖書
讀書人: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圖書
讀書人 (漢語詞匯)
讀書人,漢語詞匯,是人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口頭稱呼,代表著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一類人。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為人類科技,文化的進步做著巨大的努力與貢獻。
【讀】:1.誦讀;閱讀;理解書文的意義。2.玩味:讀畫;讀帖。3.察看。4.講說,宣揚。5.稱呼,稱說。6.解說。7.字的讀音。8.文體名。屬題跋類,猶今之讀後感。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