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次的讀音 諸次的意思
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於 黃河 。”
- 諸
- 次
“諸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cì]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ㄘˋ
- 簡繁字形:
- 諸次
- 是否常用:
- 否
“諸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蘆川﹑沙河。
網絡解釋
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於 黃河 。”
“諸次”的單字解釋
【諸】:1.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諸實施(=之于)。數易其稿,而后公諸社會(=之于)。有諸(=之乎)?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車次。依次前進。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質量差;品質差:次品。這個人太次,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次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間:胸次。言次。8.姓。
“諸次”的相關詞語
* 諸次的讀音是:zhū cì,諸次的意思: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 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於 黃河 。”
基本解釋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蘆川﹑沙河。諸次
zhū cì ㄓㄨ ㄘㄧˋ諸次(諸次)
(1).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北八十里,曰 諸次之山 ……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2).水名。后又名 葭蘆川 、 沙河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陜西十·榆林鎮》:“ 諸次水 ,在鎮東北。《水經注》:上郡 諸次縣 有 諸次山 , 諸次水 出焉。其水東逕 榆林塞 ,為 榆谷水 ,即 榆溪 也,下流入於 黃河 。”
【諸】:1.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諸實施(=之于)。數易其稿,而后公諸社會(=之于)。有諸(=之乎)?
【次】:1.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車次。依次前進。2.次序在第二的;副的:次子。次日。3.質量差;品質差:次品。這個人太次,一點也不講究社會公德。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或氫原子的:次氯酸。5.用于反復出現或可能反復出現的事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我是初次來北京。試驗了十八次才成功。6.出外遠行時停留的處所:途次。旅次。舟次。7.中間:胸次。言次。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