謨怎么讀 謨的意思

漢字 | 謨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ㄛˊ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謨 謩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謨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C1F |
其它編碼 | 五筆:yajd 倉頡:ivtak 鄭碼:sekg 四角:34784 |
筆順編碼 | 45122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丶フ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折提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捺 |
謨字的意思
策略;規劃:宏謨(遠大的規劃)。
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謨
(謨)
mó ㄇㄛˊ
◎ 計謀,策略:謨士(謀士)。謨猷(計謀,謀略)。宏謨。雄謨。
英語 scheme, plan; plan; be without
謨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謨
謨、 mó
〈動〉
(1) (形聲。從言,莫聲。本義:計謀,謀略) 同本義 [consider;plan]
遂獻宏謨。——陸機《辯亡論下》
謨,謀也。——《爾雅·釋詁》
周爰諮謨。——《淮南子·脩務》
(2) 又如:謨士(有才略的人。同謀士);謨臣(即謀臣);謨訓(謀議和教訓)
詞性變化
◎ 謨
謨 mó
〈副〉
通“無”。沒有 [not]。如:謨信(無信)
謨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謨【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譕《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模。《說文》議謀也。《徐曰》慮一事畫一計爲謀,汎議將定其謀曰謨。《虞書》有《大禹謨》,《臯陶謨》。《傳》謨,謀也。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詩·大雅》訏謨定命。《周禮·秋官·大行人》夏宗以??天下之謨。
又《爾雅·釋詁》僞也。《註》謀而不忠。
又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註》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
又《集韻》《韻會》??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
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前漢·班固·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繇。師古讀。
又葉滿補切,音姥。見《蔡邕·胡廣銘》。《集韻》或作謩。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謨【卷三】【言部】
議謀也。從言莫聲。《虞書》曰:“咎繇謨。”??,古文謨從口。莫胡切〖注〗??、譕,亦古文謨。
說文解字注
(謨)議謀也。釋詁曰。謨、謀也。許於雙聲釋爲議謀。詩巧言假莫爲謨。從言。莫聲。莫胡切。五部。虞書曰。曰當作有。咎繇謨。謂自曰若稽古咎繇、至帝拜曰往欽哉一篇也。
(??)古文謨。從口。此葢壁中尚書古文如此作也。上文言咎繇謨者、孔安國以隷寫之作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