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怎么讀 賜的意思
“賜”字共有1個讀音:
[cì]

漢字 | 賜 |
---|---|
讀音 |
|
注音 | ㄘˋ |
部首 | [貝] 貝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8 |
異體字 | 睗 賜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賜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CDC |
其它編碼 | 五筆:mjqr 倉頡:bcaph 鄭碼:loro 四角:66827 |
筆順編碼 | 251113425113533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撇 |
賜字的意思
同“賜”。
賜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賜
cì ㄘˋ
◎ 同“賜”。
英語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德語 erlauben; gestatten; gew?hren (V)
法語 accorder,conférer
賜字的詳細解釋
賜字的辭典解釋
賜ㄙˋ?sì讀音 動
給予,上級賞給下級。如:「賞賜」。《說文解字·貝部》:「賜,予也。」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四一:「呼我游太素,玉杯賜瓊漿。」
頒發。《文選·曹植·應詔詩》:「嘉詔未賜,朝覲莫從。」
有求于人時的敬詞。如:「賜教」。《儀禮·士相見禮》:「某不足以辱命,請終賜見。」
名恩惠。如:「受賜」。《論語·憲問》:「民到于今受其賜。」
止盡。《文選·潘岳·西征賦》:「超長懷以遐念,若循環之無賜。」通「儩」。
賜ㄘˋ?cì語音(一)?之語音。
康熙字典解釋
賜【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
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正字通》俗作??,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賜【卷六】【貝部】
予也。從貝易聲。斯義切
說文解字注
(賜)予也。釋詁。賚貢錫畀予況賜也。七字轉注。凡經傳云錫者、賜之假借也。公羊傳曰。錫者何。賜也。賜者、與之通稱。禹貢。納錫大龜。乃下與上之詞。又玉藻言賜君子、與小人者、別言之。統言則不別也。方言曰。賜、盡也。此借賜爲澌。澌、盡也。盡之字俗作儩。從貝。易聲。斯義切。十六部。
賜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賜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