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的讀音 赤壁賦的意思
赤壁賦 (蘇軾作品)《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并對之后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 赤
- 壁
- 賦
“赤壁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ì bì fù]
- 漢字注音:
- ㄔˋ ㄅㄧˋ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赤壁賦
- 是否常用:
- 否
“赤壁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賦篇名。北宋蘇軾作。有前后兩篇。寫于作者兩度游覽黃州(今湖北黃岡)赤壁(赤鼻磯)時。《前赤壁賦》較有名。賦中憑吊古跡,表達了作者對江山風物的熱愛和曠達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辭典解釋
赤壁賦 chì bì fù ㄔˋ ㄅㄧˋ ㄈㄨˋ 文章名。宋蘇軾所撰。有前、后〈赤壁賦〉,為蘇軾謫居黃州時,與賓客泛舟游湖北省黃岡縣城外赤鼻磯后所寫的作品。文中借曹操、周郎之事,興發萬物興衰消長之理,吐語高妙,為散賦的代表作。
網絡解釋
赤壁賦 (蘇軾作品)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并對之后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赤壁賦”的單字解釋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壁】:1.墻:壁報。壁燈。家徒四壁。銅墻鐵壁。2.某些物體上作用像圍墻的部分:井壁。鍋爐壁。細胞壁。3.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絕壁。峭壁。4.壁壘:堅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賦】:同“賦”。
“赤壁賦”的相關詞語
* 赤壁賦的讀音是:chì bì fù,赤壁賦的意思:赤壁賦 (蘇軾作品)《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并對之后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基本解釋
賦篇名。北宋蘇軾作。有前后兩篇。寫于作者兩度游覽黃州(今湖北黃岡)赤壁(赤鼻磯)時。《前赤壁賦》較有名。賦中憑吊古跡,表達了作者對江山風物的熱愛和曠達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辭典解釋
赤壁賦 chì bì fù ㄔˋ ㄅㄧˋ ㄈㄨˋ文章名。宋蘇軾所撰。有前、后〈赤壁賦〉,為蘇軾謫居黃州時,與賓客泛舟游湖北省黃岡縣城外赤鼻磯后所寫的作品。文中借曹操、周郎之事,興發萬物興衰消長之理,吐語高妙,為散賦的代表作。
赤壁賦 (蘇軾作品)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并對之后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壁】:1.墻:壁報。壁燈。家徒四壁。銅墻鐵壁。2.某些物體上作用像圍墻的部分:井壁。鍋爐壁。細胞壁。3.像墻那樣直立的山石:絕壁。峭壁。4.壁壘:堅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賦】: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