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身露體的讀音 赤身露體的意思
【解釋】指光著身子,衣不蔽體。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示例】~,走到人前,成何體面?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
- 赤
- 身
- 露
- 體
“赤身露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ì shēn lù tǐ]
- 漢字注音:
- ㄔˋ ㄕㄣ ㄌㄨˋ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赤身露體
- 是否常用:
- 否
“赤身露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光著身體。 辭典解釋
赤身露體 chì shēn lòu tǐ ㄔˋ ㄕㄣ ㄌㄡˋ ㄊㄧˇ 身體裸露,一絲不掛。《紅樓夢.第九七回》:「難道他個女孩兒家,你還叫他赤身露體,精著來光著去嗎!」《野叟曝言.第五一回》:「小婦女人,怎肯赤身露體,小婦死后,也不愿相驗的。」也作「赤身」、「赤身裸體」。
近義詞
袒裼裸裎英語 completely naked
法語 complètement nu
網絡解釋
【解釋】指光著身子,衣不蔽體。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
【示例】~,走到人前,成何體面?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
“赤身露體”的單字解釋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露】:[lù]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赤身露體”的相關詞語
* 赤身露體的讀音是:chì shēn lù tǐ,赤身露體的意思:【解釋】指光著身子,衣不蔽體。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示例】~,走到人前,成何體面?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
基本解釋
1.光著身體。辭典解釋
赤身露體 chì shēn lòu tǐ ㄔˋ ㄕㄣ ㄌㄡˋ ㄊㄧˇ身體裸露,一絲不掛。《紅樓夢.第九七回》:「難道他個女孩兒家,你還叫他赤身露體,精著來光著去嗎!」《野叟曝言.第五一回》:「小婦女人,怎肯赤身露體,小婦死后,也不愿相驗的。」也作「赤身」、「赤身裸體」。
近義詞
袒裼裸裎英語 completely naked
法語 complètement nu
【解釋】指光著身子,衣不蔽體。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
【示例】~,走到人前,成何體面?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露】:[lù]1.俗稱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沒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葉或果子蒸餾成的飲料:荷葉露。果子露。4.中成藥劑型之一。將藥劑與水,用蒸餾法制得的澄明液體藥品。一般供內服:金銀花露。5.顯現出來:揭露。臉上露出了笑容。[lòu]義同“露(lù)”。用于口語。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