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爲上策的讀音 走爲上策的意思
【解釋】指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為上策!’”【示例】他感到,內心的一些想法擺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腳的,還是~。 ◎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 走
- 爲
- 上
- 策
“走爲上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ǒu wéi shàng cè]
- 漢字注音:
- ㄗㄡˇ ㄨㄟˊ ㄕㄤˋ ㄘㄜˋ
- 簡繁字形:
- 走為上策
- 是否常用:
- 否
“走爲上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見"走為上計"。 辭典解釋
走為上策 zǒu wéi shàng cè ㄗㄡˇ ㄨㄟˊ ㄕㄤˋ ㄘㄜˋ 以離開為最佳的策略、方式。如:「看到老板氣沖沖的走來,我看還是走為上策。」也作「走為上計。
網絡解釋
【解釋】指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示例】他感到,內心的一些想法擺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腳的,還是~。 ◎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走爲上策”的單字解釋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
“走爲上策”的相關詞語
* 走爲上策的讀音是:zǒu wéi shàng cè,走爲上策的意思:【解釋】指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為上策!’”【示例】他感到,內心的一些想法擺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腳的,還是~。 ◎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基本解釋
1.見"走為上計"。辭典解釋
走為上策 zǒu wéi shàng cè ㄗㄡˇ ㄨㄟˊ ㄕㄤˋ ㄘㄜˋ以離開為最佳的策略、方式。如:「看到老板氣沖沖的走來,我看還是走為上策。」也作「走為上計。
【解釋】指遇到強敵或陷于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示例】他感到,內心的一些想法擺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腳的,還是~。 ◎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上】:[shàng]1.方位詞。位置在高處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級或品質高的:上等。上級。上品。3.方位詞。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舊時指皇帝:上諭。5.向上面:上繳。上升。上進。6.姓。7.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樓。上車。8.到;去(某個地方):上街。上工廠。他上哪兒去了?9.向上級呈遞:上書。10.向前進:老張快上,投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11.出場:這一場戲,你應該從左邊的旁門上。這一場球,你們五個先上。12.把飯菜等端上桌子:上飯。上菜。上茶。13.添補;增加:上水。上貨。14.把一件東西安裝在另一件東西上;把一件東西的兩部分安裝在一起:上刺刀。上螺絲。15.涂;搽:上顏色。上藥。16.達到;夠(一定數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紀。⒁(又shǎng)上聲:平上去入。1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1”。見〖工尺〗。18.表示由低處向高處:爬上山頂。19.表示有了結果或達到目的:鎖上門。考上了大學。那時他家窮得連飯都吃不上。20.表示開始并繼續:愛上了農村。[shǎng]指上聲,“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臉上。墻上。桌子上。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某種事物的范圍以內:會上。書上。課堂上。報紙上。3.表示某一方面:組織上。事實上。思想上。
【策】: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策。2.古代考試的一種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發問,應試者對答:對策。策問。3.我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跟“籌”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訣寫在上面以計算乘除和開平方。4.計謀;辦法:上策。獻策。束手無策。5.謀劃;籌劃:策反。策應。6.姓。7.古代趕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馬的身體,使它向前跑。8.用策趕馬:鞭策。策馬前進。9.拐杖:扶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