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躡怎么讀 躡的意思

    “躡”字共有1個讀音: [niè]  
    躡
    漢字
    讀音 [niè]
    注音 ㄋㄧㄝˋ
    部首 [足]  足字旁
    筆畫 總筆畫:25 部外:18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EA1
    其它編碼 五筆:khbb 倉頡:rmsjj 鄭碼:jicc 四角:61141
    筆順編碼 2512121122111122111122111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一丨丨一一一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提 橫 豎 豎 橫 橫 橫 橫 豎 豎 橫 橫 提 橫 豎 豎 橫 橫 橫

    躡字的意思

    同“”。

    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niè ㄋㄧㄝˋ

     ◎ 同“”。

    英語 tread, step on; follow, track

    德語 Tritt, Schritt ,leise gehen (V)?,treten, zertreten (V)

    法語 marcher à pas feutrés

    躡字的詳細解釋

    躡字的辭典解釋

    躡ㄋㄧㄝˋniè 動

    踩踏。《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張良、陳平躡漢王足。」《聊齋志異·卷一·青鳳》:「生隱躡蓮鉤,女急斂足,亦無慍怒。」

    登上。《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梁弱水之濎濴兮,躡不周之逶蛇。」

    放輕腳步行走。如:「躡手躡腳」。《程乙本紅樓夢·第四四回》:「打的那丫頭一個趔趄,便躡腳兒走了。」

    追隨、跟蹤。如:「躡蹤」。《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抗使輕兵躡之。」《聊齋志異·卷四·胡四相公》:「忽一少年騎青駒,躡其后。」

    穿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屨。」

    古代織布機的踏板。晉·傅玄〈馬先生傳〉:「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

    康熙字典解釋

    躡【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25畫,部外筆畫:18畫

    《廣韻》《正韻》尼輒切《集韻》《韻會》昵輒切,??音聶。《說文》蹈也。《揚子·方言》躡,登也。《釋名》躡,攝也。登其上使攝服也。《博雅》履也。

    又急也。《史記·秦始皇紀》躡足行伍之閒。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躡【卷二】【足部】

    蹈也。從足聶聲。尼輒切

    說文解字注

    (躡)蹈也。史記。張良、陳平躡漢王足是也。耤田賦注引說文。躡、追也。不同從足。聶聲。尼輒切。八部。

    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