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霜兔的讀音 迎霜兔的意思
迎霜兔 迎霜兔 拼音:yíng shuāng tù 注音: 1.指白兔。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1).指白兔。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按,此“迎霜兔”實即“房日兔”,是二十八宿的房宿的別稱。參閱 吉發涵 《也說“畢月烏”》(《文史知識》1991年第12期)。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九日重陽節,駕幸 萬歲山 ,或 兔兒山 , 旋磨山 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飲菊花酒。” 《日下舊聞考·風俗三》:“重陽前后設宴相邀,謂之迎霜宴。席間食兔,謂之迎霜兔。”
- 迎
- 霜
- 兔
“迎霜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ng shuāng tù]
- 漢字注音:
- ㄧㄥˊ ㄕㄨㄤ ㄊ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迎霜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白兔。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網絡解釋
迎霜兔
迎霜兔
拼音:yíng shuāng tù
注音:ㄧㄥˊ ㄕㄨㄤ ㄊㄨˋ
1.指白兔。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1).指白兔。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按,此“迎霜兔”實即“房日兔”,是二十八宿的房宿的別稱。參閱 吉發涵 《也說“畢月烏”》(《文史知識》1991年第12期)。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九日重陽節,駕幸 萬歲山 ,或 兔兒山 , 旋磨山 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飲菊花酒。”
《日下舊聞考·風俗三》:“重陽前后設宴相邀,謂之迎霜宴。席間食兔,謂之迎霜兔。”
“迎霜兔”的單字解釋
【迎】:1.迎接:歡迎。迎賓。迎新會。2.對著;沖(chòng)著:迎面。迎風。迎上去打招呼。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鬢。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
“迎霜兔”的相關詞語
* 迎霜兔的讀音是:yíng shuāng tù,迎霜兔的意思:迎霜兔 迎霜兔 拼音:yíng shuāng tù 注音: 1.指白兔。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1).指白兔。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按,此“迎霜兔”實即“房日兔”,是二十八宿的房宿的別稱。參閱 吉發涵 《也說“畢月烏”》(《文史知識》1991年第12期)。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九日重陽節,駕幸 萬歲山 ,或 兔兒山 , 旋磨山 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飲菊花酒。” 《日下舊聞考·風俗三》:“重陽前后設宴相邀,謂之迎霜宴。席間食兔,謂之迎霜兔。”
基本解釋
1.指白兔。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迎霜兔
迎霜兔拼音:yíng shuāng tù
注音:ㄧㄥˊ ㄕㄨㄤ ㄊㄨˋ
1.指白兔。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1).指白兔。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按,此“迎霜兔”實即“房日兔”,是二十八宿的房宿的別稱。參閱 吉發涵 《也說“畢月烏”》(《文史知識》1991年第12期)。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九日重陽節,駕幸 萬歲山 ,或 兔兒山 , 旋磨山 登高,吃迎霜麻辣兔,飲菊花酒。”
《日下舊聞考·風俗三》:“重陽前后設宴相邀,謂之迎霜宴。席間食兔,謂之迎霜兔。”
【迎】:1.迎接:歡迎。迎賓。迎新會。2.對著;沖(chòng)著:迎面。迎風。迎上去打招呼。
【霜】:1.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細微顆粒。2.白色如霜的粉末:柿霜。3.比喻白色:霜鬢。
【兔】: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紡織,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稱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