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同一氣的讀音 通同一氣的意思
【解釋】串通在一起。【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 通
- 同
- 一
- 氣
“通同一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tóng yī yì]
- 漢字注音:
- ㄊㄨㄥ ㄊㄨㄥˊ ㄧ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通同一氣
- 是否常用:
- 否
“通同一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通同一氣 tōngtóng yīqì
[conspire to do black deed] 暗中互通消息,共同勾連在一起
辭典解釋
通同一氣 tōng tóng yī qì ㄊㄨㄥ ㄊㄨㄥˊ ㄧ ㄑㄧˋ 互相串通勾結。
《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偷的時候不小,那些上夜的人管什么的!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中國現在記.第五回》:「這樣說起,那報丁憂的文書,馬友德也是通同一氣的了。」
近義詞
沆瀣一氣
網絡解釋
【解釋】串通在一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通同一氣”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氣】:同“氣”。
“通同一氣”的相關詞語
* 通同一氣的讀音是:tōng tóng yī yì,通同一氣的意思:【解釋】串通在一起。【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基本解釋
通同一氣 tōngtóng yīqì
[conspire to do black deed] 暗中互通消息,共同勾連在一起
辭典解釋
通同一氣 tōng tóng yī qì ㄊㄨㄥ ㄊㄨㄥˊ ㄧ ㄑㄧˋ互相串通勾結。
《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偷的時候不小,那些上夜的人管什么的!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中國現在記.第五回》:「這樣說起,那報丁憂的文書,馬友德也是通同一氣的了。」
近義詞
沆瀣一氣【解釋】串通在一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通同一氣的。”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同】:[tóng]1.相同;一樣:同類。同歲。同工同酬。大同小異。條件不同。同是一雙手,我為什么干不過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會同。陪同。4.一同;一齊(從事):同甘苦,共患難。我們倆同住一個宿舍。5.引進動作的對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眾商量。6.引進比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樣聰明。今年的氣候同往年不一樣。7.表示與某事有無聯系,跟“跟”相同:他同這件事無關。8.表示替人做事,跟“給”相同: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著。你別著急,我同你出個主意。9.表示聯合關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見〖胡同〗。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氣】: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