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時合變的讀音 通時合變的意思
【解釋】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同“通權達變”。【出處】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 通
- 時
- 合
- 變
“通時合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shí hé biàn]
- 漢字注音:
- ㄊㄨㄥ ㄕˊ ㄏㄜˊ ㄅㄧㄢˋ
- 簡繁字形:
- 通時合變
- 是否常用:
- 否
“通時合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同"通權達變"。
網絡解釋
【解釋】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同“通權達變”。
【出處】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通時合變”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時】:同“時”。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變】:同“變”。
“通時合變”的相關詞語
* 通時合變的讀音是:tōng shí hé biàn,通時合變的意思:【解釋】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同“通權達變”。【出處】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基本解釋
1.同"通權達變"。【解釋】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同“通權達變”。
【出處】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時】:同“時”。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變】: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