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化的讀音 通用化的意思
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換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擴大同一對象(包括零件、部件、構件等)的使用范圍的一種標準化形式。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零部件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重復勞動,實現成本的降低、管理的簡化、周期的縮短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通用化既包括對物(如零部件)的通用化,也包括對事(如方法、程序)的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獨立的系統中,選擇和確定具有功能互換性或尺寸互換性的子系統或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形式。
- 通
- 用
- 化
“通用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yòng huà]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 ㄩㄥˋ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通用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統一某些零件和部件的種類、規格,使其能在類似產品中通用互換的技術措施。經過統一后,可通用于某些產品中的零件和部件,稱為“通用件”。通用化是標準化的初步階段。
網絡解釋
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換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擴大同一對象(包括零件、部件、構件等)的使用范圍的一種標準化形式。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零部件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重復勞動,實現成本的降低、管理的簡化、周期的縮短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通用化既包括對物(如零部件)的通用化,也包括對事(如方法、程序)的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獨立的系統中,選擇和確定具有功能互換性或尺寸互換性的子系統或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形式。
“通用化”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費用:用項。家用。3.用處:功用。多少總會有點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還很亮,不用開燈。東西都準備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飯。請用茶。6.引進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筆寫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書信):用特函達。9.姓。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通用化”的相關詞語
* 通用化的讀音是:tōng yòng huà,通用化的意思: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換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擴大同一對象(包括零件、部件、構件等)的使用范圍的一種標準化形式。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零部件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重復勞動,實現成本的降低、管理的簡化、周期的縮短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通用化既包括對物(如零部件)的通用化,也包括對事(如方法、程序)的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獨立的系統中,選擇和確定具有功能互換性或尺寸互換性的子系統或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形式。
基本解釋
統一某些零件和部件的種類、規格,使其能在類似產品中通用互換的技術措施。經過統一后,可通用于某些產品中的零件和部件,稱為“通用件”。通用化是標準化的初步階段。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換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擴大同一對象(包括零件、部件、構件等)的使用范圍的一種標準化形式。通用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零部件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的重復勞動,實現成本的降低、管理的簡化、周期的縮短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通用化既包括對物(如零部件)的通用化,也包括對事(如方法、程序)的通用化。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獨立的系統中,選擇和確定具有功能互換性或尺寸互換性的子系統或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形式。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費用:用項。家用。3.用處:功用。多少總會有點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還很亮,不用開燈。東西都準備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飯。請用茶。6.引進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筆寫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書信):用特函達。9.姓。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