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考的讀音 通考的意思
通考 1.典志體史書的一種。以記載古今典章制度源流為主。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清徐干學《讀禮通考》﹑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之類。唯《文獻通考》常簡稱《通考》。 2.謂全面考證。
- 通
- 考
“通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kǎo]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 ㄎㄠ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通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通考 tōngkǎo
[encyclopedia dealing with biographical notes] 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清人徐乾學的《讀禮通考》等。亦作《文獻通考》的簡稱
辭典解釋
通考 tōng kǎo ㄊㄨㄥ ㄎㄠˇ 《文獻通考》的簡稱。參見「文獻通考」條。
會通古今,依次敘述的書,多以通考為名。如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網絡解釋
通考
1.典志體史書的一種。以記載古今典章制度源流為主。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清徐干學《讀禮通考》﹑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之類。唯《文獻通考》常簡稱《通考》。
2.謂全面考證。
“通考”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考】:1.測驗;考試:高考。大考。2.提出問題讓對方回答:一下子被考住了。3.檢查:考勤。4.研究:考古。5.指死去的父親:先考。
“通考”的相關詞語
* 通考的讀音是:tōng kǎo,通考的意思:通考 1.典志體史書的一種。以記載古今典章制度源流為主。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清徐干學《讀禮通考》﹑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之類。唯《文獻通考》常簡稱《通考》。 2.謂全面考證。
基本解釋
通考 tōngkǎo
[encyclopedia dealing with biographical notes] 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清人徐乾學的《讀禮通考》等。亦作《文獻通考》的簡稱
辭典解釋
通考 tōng kǎo ㄊㄨㄥ ㄎㄠˇ《文獻通考》的簡稱。參見「文獻通考」條。
會通古今,依次敘述的書,多以通考為名。如馬端臨的《文獻通考》。
通考
1.典志體史書的一種。以記載古今典章制度源流為主。匯總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敘述的書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清徐干學《讀禮通考》﹑清秦蕙田《五禮通考》之類。唯《文獻通考》常簡稱《通考》。2.謂全面考證。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考】:1.測驗;考試:高考。大考。2.提出問題讓對方回答:一下子被考住了。3.檢查:考勤。4.研究:考古。5.指死去的父親: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