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場作戲的讀音 逢場作戲的意思
【解釋】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示例】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用他菜吃適口些,~,這有何妨。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近義詞】隨俗應酬、隨聲附和【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輕浮的態度
- 逢
- 場
- 作
- 戲
“逢場作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éng chǎng zuò xì]
- 漢字注音:
- ㄈㄥˊ ㄔㄤˇ ㄗㄨㄛˋ ㄒㄧˋ
- 簡繁字形:
- 逢場作戲
- 是否常用:
- 否
“逢場作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逢場作戲 féngchǎng-zuòxì
[play;pillow fight;join in the fun on occasion;ac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take part in merely accidental amusement] 原指賣藝人遇到合適的演出場地,就開場表演。后用作隨俗應酬,湊熱鬧的意思
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宋· 蘇軾《南柯子》
辭典解釋
逢場作戲 féng cháng zuò xì ㄈㄥˊ ㄔㄤˊ ㄗㄨㄛˋ ㄒㄧˋ 藝人遇到合適的場所,就開場表演。
《景德傳燈錄.卷六.江西道一禪師》:「師云:『石頭路滑。』對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便去。」
隨事應景,偶爾游戲玩耍。《三俠五義.第六○回》:「劣兄雖有兩面。也不過逢場作戲,幸喜不失本來面目。」《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定輝倒也罷了,不過逢場作戲,華甫到了這金迷粉醉的世界,不覺神魂飄蕩。」也作「逢場作樂」。
英語 lit. find a stage, put on a comedy (idiom)?; to join in the fun, to play alo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網絡解釋
【解釋】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示例】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用他菜吃適口些,~,這有何妨。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
【近義詞】隨俗應酬、隨聲附和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輕浮的態度
“逢場作戲”的單字解釋
【逢】:1.遇到;遇見:相逢。逢場作戲。千載難逢。每逢佳節倍思親。2.姓。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戲】:[xì]1.角鬥,角力。2.開玩笑;嘲弄。3.指調戲。4,游戲;逸樂。5.指歌舞雜技等的表演。6.指戲劇。7.凡戲均有情節,因以借指事情,含貶義。8.姓。[hū]同“呼”。
“逢場作戲”的相關詞語
* 逢場作戲的讀音是:féng chǎng zuò xì,逢場作戲的意思:【解釋】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示例】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用他菜吃適口些,~,這有何妨。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近義詞】隨俗應酬、隨聲附和【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輕浮的態度
基本解釋
逢場作戲 féngchǎng-zuòxì
[play;pillow fight;join in the fun on occasion;ac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take part in merely accidental amusement] 原指賣藝人遇到合適的演出場地,就開場表演。后用作隨俗應酬,湊熱鬧的意思
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宋· 蘇軾《南柯子》
辭典解釋
逢場作戲 féng cháng zuò xì ㄈㄥˊ ㄔㄤˊ ㄗㄨㄛˋ ㄒㄧˋ藝人遇到合適的場所,就開場表演。
《景德傳燈錄.卷六.江西道一禪師》:「師云:『石頭路滑。』對云:『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便去。」
隨事應景,偶爾游戲玩耍。《三俠五義.第六○回》:「劣兄雖有兩面。也不過逢場作戲,幸喜不失本來面目。」《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定輝倒也罷了,不過逢場作戲,華甫到了這金迷粉醉的世界,不覺神魂飄蕩。」也作「逢場作樂」。
英語 lit. find a stage, put on a comedy (idiom)?; to join in the fun, to play alo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解釋】逢:遇到;場:演戲的場地。原指舊時走江湖的藝人遇到適合的場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機會,偶爾湊湊熱鬧。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六:“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示例】不過借他船坐坐舒服些,用他菜吃適口些,~,這有何妨。 ◎清·曾樸《孽海花》第七回
【近義詞】隨俗應酬、隨聲附和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輕浮的態度
【逢】:1.遇到;遇見:相逢。逢場作戲。千載難逢。每逢佳節倍思親。2.姓。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戲】:[xì]1.角鬥,角力。2.開玩笑;嘲弄。3.指調戲。4,游戲;逸樂。5.指歌舞雜技等的表演。6.指戲劇。7.凡戲均有情節,因以借指事情,含貶義。8.姓。[hū]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