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場作樂的讀音 逢場作樂的意思
【解釋】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
- 逢
- 場
- 作
- 樂
“逢場作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éng chǎng zuò lè]
- 漢字注音:
- ㄈㄥˊ ㄔㄤˇ ㄗㄨㄛˋ ㄩㄝˋ
- 簡繁字形:
- 逢場作樂
- 是否常用:
- 否
“逢場作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辭典解釋
逢場作樂 féng cháng zuò lè ㄈㄥˊ ㄔㄤˊ ㄗㄨㄛˋ ㄌㄜˋ 隨事應景,偶爾涉足游戲人間的事。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一出》:「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也作「逢場作戲」。
網絡解釋
【解釋】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
“逢場作樂”的單字解釋
【逢】:1.遇到;遇見:相逢。逢場作戲。千載難逢。每逢佳節倍思親。2.姓。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
“逢場作樂”的相關詞語
* 逢場作樂的讀音是:féng chǎng zuò lè,逢場作樂的意思:【解釋】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
基本解釋
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辭典解釋
逢場作樂 féng cháng zuò lè ㄈㄥˊ ㄔㄤˊ ㄗㄨㄛˋ ㄌㄜˋ隨事應景,偶爾涉足游戲人間的事。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一出》:「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也作「逢場作戲」。
【解釋】猶言逢場作戲。偶爾隨俗應酬湊湊熱鬧。
【出處】明·沈受先《三元記·開宗》:“對酒當歌須慷慨,逢場作樂任優游。”
【逢】:1.遇到;遇見:相逢。逢場作戲。千載難逢。每逢佳節倍思親。2.姓。
【場】:[chǎng]1.處所;多人聚集或事情發生的地方。2.指市肆。3.五代、宋時煎鹽、冶鐵、造酒之所與官府所置專賣市肆,皆名場。4.指科舉時代的考試之所。5.指科舉考試。6.指表演技藝的空地。7.特指舞臺的前臺。8.戲劇中的段落。每場表演全劇故事的一個片段。9.量詞。多用於一樁完整的事情如表演、競技、考試等。10.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11.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能傳遞實物間的相互作用,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翻曬作物和脫粒的平坦空地。2.菜圃。3.特指場人。4.祭壇旁的平地。5.道路。6.方言。集;市集。v。7.量詞。用於事情的經過或行為的次數。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樂】:[lè]1.歡喜、愉悅:“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快樂的事或態度:“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3.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4.笑:“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5.喜愛:“樂於助人”、“樂於行善”。[yuè]1.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音樂”、“奏樂”、“軍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樂不興。”2.六經之一。即樂經,相傳亡於秦火:“詩、書、禮、樂、易、春秋,謂之六經。”3.姓。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yào]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lào]地名用字。如河北省有樂亭、山東省有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