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的讀音 遺體的意思
遺體 1.指人死后所留下的軀體。2.指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主要是動物)的遺體。3.指親生子。4.指身體。5.指所尊敬的人的尸體。6.指以前遺留下來的形體、式樣。5.文言文中指身體,意為父母給予的身體
- 遺
- 體
“遺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 tǐ]
- 漢字注音:
- ㄧˊ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遺體
- 是否常用:
- 是
“遺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遺體 yítǐ
(1) [remains of the dead]∶死者的尸體
向遺體告別
(2) [body]∶指自己的身體,古人認為自身為父母的遺體
辭典解釋
遺體 yí tǐ ㄧˊ ㄊㄧˇ 人的身體,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骨肉,故稱為「遺體」。
《禮記.祭義》:「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
死者的尸體。
網絡解釋
遺體
1.指人死后所留下的軀體。2.指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主要是動物)的遺體。3.指親生子。4.指身體。5.指所尊敬的人的尸體。6.指以前遺留下來的形體、式樣。5.文言文中指身體,意為父母給予的身體
“遺體”的單字解釋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遺體”的近義詞
“遺體”的相關成語
“遺體”的相關詞語
“遺體”造句
我愿意死在一個酒店,遺體旁邊放上幾瓶好酒,等天使來迎接我時,可以知道上帝對我是多么地恩寵!
他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藥事業。
愛先人之遺體,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
人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向周*理的遺體告別。
烈士們的遺體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
已故將軍的遺體在葬前將供公眾瞻仰3天,讓人們有機會去向死者告別。
*理逝世后,其遺體曾受到數以千萬計的群眾瞻仰。
本著歸正首丘之訓,無論怎么困難,我也要將伯父的遺體運回故鄉。
現在那個無頭巫師的遺體就躺在我的眼前,面對此情此景,我試著盡量不去盯著那條尸體轉而專心一志的將剛才發生的事記錄進日記里,但我失敗了,那條尸體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在墓旁,他的遺孀和女兒們依偎在他的遺體邊。
* 遺體的讀音是:yí tǐ,遺體的意思:遺體 1.指人死后所留下的軀體。2.指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主要是動物)的遺體。3.指親生子。4.指身體。5.指所尊敬的人的尸體。6.指以前遺留下來的形體、式樣。5.文言文中指身體,意為父母給予的身體
基本解釋
遺體 yítǐ
(1) [remains of the dead]∶死者的尸體
向遺體告別
(2) [body]∶指自己的身體,古人認為自身為父母的遺體
辭典解釋
遺體 yí tǐ ㄧˊ ㄊㄧˇ人的身體,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骨肉,故稱為「遺體」。
《禮記.祭義》:「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
死者的尸體。
遺體
1.指人死后所留下的軀體。2.指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主要是動物)的遺體。3.指親生子。4.指身體。5.指所尊敬的人的尸體。6.指以前遺留下來的形體、式樣。5.文言文中指身體,意為父母給予的身體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我愿意死在一個酒店,遺體旁邊放上幾瓶好酒,等天使來迎接我時,可以知道上帝對我是多么地恩寵!
他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藥事業。
愛先人之遺體,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
人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向周*理的遺體告別。
烈士們的遺體保留著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
已故將軍的遺體在葬前將供公眾瞻仰3天,讓人們有機會去向死者告別。
*理逝世后,其遺體曾受到數以千萬計的群眾瞻仰。
本著歸正首丘之訓,無論怎么困難,我也要將伯父的遺體運回故鄉。
現在那個無頭巫師的遺體就躺在我的眼前,面對此情此景,我試著盡量不去盯著那條尸體轉而專心一志的將剛才發生的事記錄進日記里,但我失敗了,那條尸體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在墓旁,他的遺孀和女兒們依偎在他的遺體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