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史的讀音 遺史的意思
遺史 yí shǐ ㄧˊ ㄕㄧˇ 遺史(遺史) (1).指前朝的歷史。 宋 陳造 《魏帝廟》詩:“至今閱遺史,為汝空飲恨。” 元 虞集 《翰林承旨劉公神道碑》:“史館方修 太祖皇帝 以來實録,與 遼 金 之遺史。” 清 沉永令 《贈蘗庵禪師》詩:“列朝文獻徵遺史,一代天龍護法王。”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國史補》之說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遺史》為得其實乎?”
- 遺
- 史
“遺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 shǐ]
- 漢字注音:
- ㄧˊ ㄕˇ
- 簡繁字形:
- 遺史
- 是否常用:
- 否
“遺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前朝的歷史。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網絡解釋
遺史
yí shǐ ㄧˊ ㄕㄧˇ
遺史(遺史)
(1).指前朝的歷史。 宋 陳造 《魏帝廟》詩:“至今閱遺史,為汝空飲恨。” 元 虞集 《翰林承旨劉公神道碑》:“史館方修 太祖皇帝 以來實録,與 遼 金 之遺史。” 清 沉永令 《贈蘗庵禪師》詩:“列朝文獻徵遺史,一代天龍護法王。”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國史補》之說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遺史》為得其實乎?”
“遺史”的單字解釋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遺史”的相關詞語
* 遺史的讀音是:yí shǐ,遺史的意思:遺史 yí shǐ ㄧˊ ㄕㄧˇ 遺史(遺史) (1).指前朝的歷史。 宋 陳造 《魏帝廟》詩:“至今閱遺史,為汝空飲恨。” 元 虞集 《翰林承旨劉公神道碑》:“史館方修 太祖皇帝 以來實録,與 遼 金 之遺史。” 清 沉永令 《贈蘗庵禪師》詩:“列朝文獻徵遺史,一代天龍護法王。”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國史補》之說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遺史》為得其實乎?”
基本解釋
1.指前朝的歷史。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遺史
yí shǐ ㄧˊ ㄕㄧˇ遺史(遺史)
(1).指前朝的歷史。 宋 陳造 《魏帝廟》詩:“至今閱遺史,為汝空飲恨。” 元 虞集 《翰林承旨劉公神道碑》:“史館方修 太祖皇帝 以來實録,與 遼 金 之遺史。” 清 沉永令 《贈蘗庵禪師》詩:“列朝文獻徵遺史,一代天龍護法王。”
(2).謂根據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九:“《國史補》之說固未可信,又安知《唐宋遺史》為得其實乎?”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