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老的讀音 遺老的意思
遺老 遺老,漢語詞匯。 拼音:yí lǎo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 遺
- 老
“遺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 lǎo]
- 漢字注音:
- ㄧˊ ㄌㄠˇ
- 簡繁字形:
- 遺老
- 是否常用:
- 是
“遺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遺老 yílǎo
(1) [old fogy;survival;veteran]∶指改朝換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old people who have witnessed big social changes]∶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辭典解釋
遺老 yí lǎo ㄧˊ ㄌㄠˇ 更歷世事的野老。
《史記.卷九五.樊噲等傳》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
先帝的舊臣。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身為宗室遺老,歷事三主。」
前一朝代的舊臣。
《晉書.卷八二.徐廣傳》:「君為宋朝佐命,吾乃晉室遺老,憂喜之事固不同時。」
反義詞
遺少
網絡解釋
遺老
遺老,漢語詞匯。
拼音:yí lǎo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遺老”的單字解釋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老】: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遺老”的反義詞
“遺老”的相關成語
“遺老”的相關詞語
“遺老”造句
寶鼎淪伊谷,瑤臺成古丘。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哪個朝代都有愚腐守舊的遺老遺少。
他的言談舉止完全是滿清遺老遺少的派頭,弄得我哭笑不得。
遺老們把這些青年學生辦報、演劇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我輩與之遺老,本不能志同道合,其嘖有煩言,正是應有之事。
清廷遜位后,一百多名遺老客居德人占據的青島。
目前對于晚清遺老的研究還不為學界所關注,特別是對于晚清遺老陳夔龍的研究更是稀少。
蘇哈托時代的遺老繼續占據主導地位是另一朵.
民國時期,一批前清遺老如鄭孝胥、陳三立、沈增植等住在租界,留長辮,繼續用清朝紀年,每周相聚讀經憶舊,安全無事。
咸陽城中有不少六國遺老遺少,他們陰蓄死士,圖謀不軌。
* 遺老的讀音是:yí lǎo,遺老的意思:遺老 遺老,漢語詞匯。 拼音:yí lǎo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基本解釋
遺老 yílǎo
(1) [old fogy;survival;veteran]∶指改朝換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old people who have witnessed big social changes]∶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辭典解釋
遺老 yí lǎo ㄧˊ ㄌㄠˇ更歷世事的野老。
《史記.卷九五.樊噲等傳》太史公曰:「吾適豐沛,問其遺老。」
先帝的舊臣。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身為宗室遺老,歷事三主。」
前一朝代的舊臣。
《晉書.卷八二.徐廣傳》:「君為宋朝佐命,吾乃晉室遺老,憂喜之事固不同時。」
反義詞
遺少遺老
遺老,漢語詞匯。拼音:yí lǎo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遺】:[yí]1.遺失。2.遺失的東西:路不拾遺。3.遺漏:遺忘。補遺。4.留下:遺跡。遺憾。不遺余力。5.專指死人留下的:遺容。遺囑。遺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遺矢。遺尿。遺精。[wèi]贈與;送給:遺之千金。
【老】:1.年歲大(跟“少、幼”相對):老人。老大爺。他六十多歲了,可是一點兒也不顯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稱):徐老。敬老院。扶老攜幼。3.婉辭,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帶“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對某些方面富有經驗;老練: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對,下6.同):老廠。老朋友。老根據地。這種紙煙牌子很老了。7.陳舊:老腦筋。老機器。這所房子太老了。8.原來的:老脾氣。老地方。9.(蔬菜)長得過了適口的時期(跟“嫩”相對,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雞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寶鼎淪伊谷,瑤臺成古丘。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哪個朝代都有愚腐守舊的遺老遺少。
他的言談舉止完全是滿清遺老遺少的派頭,弄得我哭笑不得。
遺老們把這些青年學生辦報、演劇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我輩與之遺老,本不能志同道合,其嘖有煩言,正是應有之事。
清廷遜位后,一百多名遺老客居德人占據的青島。
目前對于晚清遺老的研究還不為學界所關注,特別是對于晚清遺老陳夔龍的研究更是稀少。
蘇哈托時代的遺老繼續占據主導地位是另一朵.
民國時期,一批前清遺老如鄭孝胥、陳三立、沈增植等住在租界,留長辮,繼續用清朝紀年,每周相聚讀經憶舊,安全無事。
咸陽城中有不少六國遺老遺少,他們陰蓄死士,圖謀不軌。